想找到優質工作,不妨學習日本大學生嚴謹的求職準備工作。先釐清企業的需求和本身的實力,才能跨出求職成功的第一步。 保聖那(PASONA)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許書揚指出,台日職場文化大不相同,日本人就職前的企業分析與自我準備,可供台灣求職者參考。 由於日本畢業生求職有段固定期間,如果錯失機會,就必須再等一年, 加上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大多數大學生三年級起就開始準備求職,進行「OB訪問」、報名「予備校」,為的都是尋獲一份好工作。 「OB訪問」是指從畢業校友紀念冊中,找出已在日後想就職公司任職的校友資料,並與這些學長姐聯繫,認識該公司工作環境。 「予備校」可視為就職補習班,專門教導大學生如何找工作,依照行業別和企業別,協助就職前的工作分析與各項準備。 長期任職日商企業的保聖那台灣分公司顧問清高珠美說,「日商企業面試新人時,考慮的基本要件之一是OB訪問」。 以她自己為例,從大三開始,她花了兩年時間,拜訪近50位學長姐,從公司新進職員到年屆退休的高階主管,都是她準備就業和自我評估的求教對象。 清高珠美也參加「予備校」課程,她表示,很多學生誤以為求職關鍵是撰寫履歷,其實撰寫履歷前,還得完成幾個階段的工作分析,包括自我分析和企業分析。 事前沒有做自我分析的求職者,即使有機會進入外資企業工作,也可能會因為語言障礙,或是對公司文化不了解,產生許多人際衝突和工作難題。 「只要用得上日文的工作,什麼都能做。」保聖那台灣分公司顧問曾安立指出,不少日商企業的應徵者因為強調這句話,而失去工作機會。 她表示,台灣求職者對日商企業多有「準時下班」、「福利良好」等刻板印象,一心想進日商企業,卻未反求諸己,自問:「除了說日語,我的專業是什麼?」 語言是為工作專業加分的工具,但也可能是與工作夥伴溝通不順的原因。「要理解語言背後的真正意義,」曾安立說,在日資企業工作,要用心學習日商職場的習慣用語,避免無知或是誤解的情況發生。 她舉例說,常接到日籍客戶反應,交代台灣員工做事,他們回答「我知道了」,數天後檢視工作進度,竟然什麼都沒做。 追究其因,原來是台灣人說「我知道了」這句話,是表示「我聽到了」;但是,日本人說「我知道了」,就代表「我會從頭到尾負責做好這件事情。」 令人感到自在的工作環境,是大多數人的想望,許書揚強調,釐清工作需求和本身實力,學習日本人認真、謹慎的做好求職準備,才是找到優質工作的先決條件。 【2008/07/09 經濟日報】 |
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自我經營》找優質工 作你準備好了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