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成功者的失敗學》林懷民 成敗不著於心

幾件年輕時經歷的事,更讓林懷民早就習慣失敗,認為失敗是理所當然。

林懷民曾是震驚台灣文壇的早慧型作家,初三第一次投稿,就被當時文壇名家林海音主持的聯合副刊所採用。他再接再勵,勤寫不輟,但不見得每一篇都會被採用。當時甲報退他的稿,他就投給乙報,乙報退稿,他就投給甲報,真的都沒人要,他就把稿子給扔了。

這讓他年紀輕輕時,就體會到「被退稿,是人生的必然」的哲學式啟蒙。

還有一次,雲門成立第一年,他和朋友出門貼海報,心想西門町人潮最多,便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挨家挨戶詢問,可否讓他們貼海報。

一個下午下來,只有一家商店願意張貼,朋友為他打抱不平,大罵店家不支持藝術。林懷民卻對他說:「願意放我海報的那家,我很感謝他,其他不放的人,我一點都不生氣。想想看,如果是你家,你願意隨便讓人來貼東西嗎?」

「被人家拒絕,我認為是應該的,我接受它,然後處理自己,把自己擺平,就是做好管理的第一步。」林懷民說,他很年輕就學不把情緒放在人之常情上。

做為編舞家,他說,藝術創作到底要認真、還是該輕鬆,是種隨時都在浮動且不斷調整的狀態,「有時只要能把覺睡好,音樂聽好,每天精神飽滿,一步步做好,就成了,雖然也不見得每次都有效」。

但身為舞團的創辦人及管理者,他卻必須管理好自己,才有辦法讓舞團運作順利。他天天都希望自己能早起、運動,再編舞,卻幾乎做不到,這讓他頗感無力。他說:「我真的對這件事很懊惱,自己管不好自己,不能早起,是可恥的,讓我覺得自己天天都在失敗。」

因此,即使早就享有來自國內外的肯定與成就,林懷民說:「也許我從來沒有成功,但抱著遺憾繼續活下去,也不是我的個性。所以,我忙慣了,永遠在講,接下來我要做什麼。我相信一定要去做,但沒有一定非要成功不可,失敗是理所當然,成功也是應該的,幹活就對了。」

面對失敗,記住它

從事舞蹈多年,林懷民最喜歡看舞者謝幕,因為那自信的身影「漂亮極了」,更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優美詮釋。

1975年雲門開始出國表演,「我們不允許自己失敗,因為台灣的面子在我們身上。」這可能是所有舞者共同的心聲。但林懷民說,經過30多年在國際上「走跳」,現在雲門舞者自信、自在,再也不怕沒掌聲。

只不過,上台演出緊張、怕失敗,在所難免,不只舞台新人,即使資深舞者也一樣戰戰兢兢;萬一有人表現不理想,林懷民希望舞者對待「失敗」的態度,不是淡然處之,而是「記住」。

一位年輕舞者第一次出國公演,演出後得到熱烈掌聲,高興到整晚念念不忘。林懷民不希望他得失心太重,影響到隔天演出,輕輕提醒他:「拜託一下,你趕快去睡,不要再想這件事!」

第二天,這位興奮的年輕舞者照樣上台,卻在某個段落一個很小的細節上,沒有跳好,雖然觀眾都沒有看出來,但舞者自己心裡清楚,林懷民更看在眼裡。

謝幕時,觀眾同樣給予熱情掌聲,年輕舞者跟著舞團成員第一次謝幕完後,還想出去再謝幕時,卻在後台被林懷民拉住。

林懷民告訴他,今天沒有跳好,沒有資格謝幕,並要他在幕後站定,直到其他人謝幕完。「我就是要他記住失敗。」林懷民說。

加分主義取代扣分主義

對於台灣社會向來只鼓勵成功,很少教人學習如何面對失敗,林懷民認為,台灣應加強年輕人的「失敗教育」,不要以為學業成績是唯一的成敗標準。

他說:「年輕時,我是『扣分主義』,一直在問自己,我怎麼沒有做到那樣;現在我是『加分主義』,我本來就做不到那樣,所以,只要多做到一點,我就加分。」

他憂心台灣年輕人沒有青春期,因為現在的青春期幾乎變成了消費期;他並希望社會應多給年輕人空間,不論家庭或學校教育,對於年輕人應多採取「加分主義」,讓他們從生活信心、學業信心中,一點一滴為自己加分。(下)

【2008/07/3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