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滿意的顧客平均只會告訴三個人自己的美好經驗;但不滿意的顧客平均會告訴十個人這個不好的經驗,而且13%的人會將自己的不滿經驗告訴其他20個人,也就是說一個不滿狀況,會有11.3個人聽說。 此外,不滿的顧客只有4%會抱怨,其他96%二話不說就走人;廠商每損失100位客戶,其中68位是因為沒有受到重視而琵琶別抱。我上課常引用這些資料,不過並沒有親身體驗,但最近我終於體會到這個數字的威力。 為人父母一定困擾於兒女的教養問題,尤其是安親班的選擇。友人住在郊區,城鄉差距造成這裡的安親班良莠不齊,如何安頓放學後的小朋友,決定由友人之妻全權負責。 在經過一番勘查、比較之後,這位母親選擇離家較遠、學費較貴,需要接送的名安親班,她的主要考量是教室強調開放空間,比起其他空間狹小的補習班,顯得人性多,而且英語班頗有名氣。 由於導師專業、盡責,這個安親班人滿為患。但好景不常,高人氣的導師突然辭職在家休養。換導師之後,學生陸續離開,幾乎只剩一半。 直到最近一位家長,打電話來詢問是否也想把孩子轉走,友人才覺得大事不妙。原來這位家長已與其他家長溝通過,了解學生相繼離開,大多是因為新老師的緣故。 在與該位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友人逐漸回想起一些蛛絲馬跡,例如孩子提及:老師上課打手機與男朋友聊天、連簡單的數學都教錯。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當家長要將孩子轉走時,工作人員連原因都沒問,安親班一年費用約9萬元,收20位學生就將近180萬元,若從小一念到小六,就超過1,000萬元。這種穩當的生意,竟然因為老師的不用心、工作人員的不關心,而慢慢流失。 整個過程,讓我深深體會不滿的顧客情緒具有感染力,除了當初詢問的家長已眾告周知,本來粗線條的友人妻子也加入不滿顧客的行列,與親友團深度討論,甚至考慮對安親班總公司老闆曉以大義。 綜觀上述可以發現,若從負面的角度來看,如果你對老闆不滿,想報復公司,只要對顧客擺出不在乎、無所謂的態度,相信他遲早會離你而去,而且,他的抱怨將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可能讓你職位不保。 從正面的角度來思考,每一位客戶都需要細心呵護,服務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但只要你關心,客戶就會諒解,態度真的決定客戶的去留。 (作者是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兼主任) 【2008/10/23 經濟日報】 |
我們知道,變形蟲、蒲公英、細菌都是無性,蜥蜴卻是陰性;有些生物是雌雄同體、有些生物有三種不同的性別、有些生物甚至會變性,但人是兩性,到底什麼決定兩性、單性、無性、多性、變性?
而且無性生殖遠比兩性生殖速度快,如果「適者生存」的道理正確,那麼世界應該是無性生物的天下。但事實相反,行「一陰一陽之謂道」的人類才是萬物之首。為什麼?
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不過他的另外一項理論——生殖競爭(或稱性擇),也是石破天驚。企業間有著你死我活的競爭,生物為了繁衍子孫,也是如此。「競爭」才是 有性、無性的決定因素。1970年代芝加哥大學教授瓦倫(Leigh Van Valen)提出這樣的理論,並且命名為「紅后原則」。
瓦倫一派認為,生物最大的敵人是寄生物。寄生物的目標是侵入細胞,細胞具有某種基因抗拒寄生物的入侵,但寄生物透過演化可以破解基因的抗拒,其後代就可以順利進入細胞體。另一方面,宿主也在演化,合成新的基因,抗拒演化後的寄生物。如此競爭循環不已。
性的奧妙就在此。無性生殖或近親交配,基因就無法多樣化。一旦基因被寄生物破解,宿主就只有向它們俯首稱臣。因此,為了抵抗寄生物的入侵,生物體不僅要保持多樣的基因組合,以備不時之需,更要進行兩性(甚至遠親)生殖,使得下一代的基因更為複雜。
宿主透過遠交儲存多樣軍備,以隨時攻擊入侵的寄生物。但自身細胞如何得到識別,不致被自家武器攻擊﹖用軍事術語來說,就是如何避免「友火」(Friendly Fire)。軍隊靠的是制服,生物則用識別基因,告訴免疫系統不要誤傷自家人。
對於這種識別系統,寄生物和宿主一樣進入上述的競爭循環,只是這回的戰爭性質是仿製與反仿製。生物的根本武器還是兩性生殖,以複雜基因為基礎,不斷更換新的識別系統,讓寄生物應接不暇。
生物的演化過程和商業上的「開放式創新」「有」謀而合。它們相合,因為開放式創新的深層意義,就是儘可能創造無限的戰備基礎、培養企業適應競爭環境的彈 性,這與兩性生殖的意義雷同。而「有謀」的原因在於,兩者的雷同並非穿鑿附會,而是人類行為(包括組織行為),有其進化論的基礎。將性擇理論與人類行為結 合的科學,其中之一是「進化心理學」,這門學科逐漸受到管理學界重視。
幾億年的進化歷史顯示,面對最險峻的競爭,最好的武器就是開放式創新,具體作法不是雌雄對決,而是陰陽合德,剛柔有體。難怪中國古代聖哲老子說:「孔德之 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用管理學的話來說,就是企業最大的法寶在於恍恍惚惚。因為恍惚之態,表達了企業開放無己、伸縮自如的本質。企業致勝的關鍵就在於此。
(作者是中央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