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日 星期六
融合創造新知 經濟日報2004.10.02
作者指出,外在環境不斷變化,變化速度愈來愈快。這些變化包括了新型態的競爭、市場和供應鏈的全球化、人口統計結構的趨勢、勞動力的改變、地緣政治學的權力遊戲等。企業必須不斷、迅速調整因應,否則就得面臨「不變革只有等死」的命運。
知識管理成為當今每個管理者面臨的議題核心。知識一旦創造出來隨即就變得過時的事實,使得企業若要求生存就得不斷地創造新的知識。知識本身是由兩個看似彼此相反的要素組成的:外顯知識和內隱知識。組織透過內隱知識轉為外顯知識、以及外顯轉內隱的過程,從而創造出新的知識。新的知識是透過「融合」創造出來的;所謂「融合」是持續協調、超越彼此相反事物的動態過程。
作者群於書中介紹了六組需要加以融合才能創造出新知識的相反事物:(1)內隱/外顯、(2)身/心、(3)個人/組織、(4)由上而下/由下而上、(5)階級制度/工作小組和(6)東/西方;如同知識創造的過程,管理者必須擁抱、培養、融合兩種看似彼此相反的特質,才能不斷地自我超越。書中並以個案研究為主,說明頂尖企業如何創造新知識的實務、知識創造過程的理論基礎說明,共同化、外顯化、結合和內化(SECI)模型、以及組織如何協調內部的知識螺旋。
此外,並闡述如何以「力場」(ba)、辯證思維和SECI模型的結構理論為企業建立一套以知識為基礎的理論。書中並有篇章詳加介紹知識管理和主流管理思維和實務的整合,以知識觀點探討產品概念的創新、全球競爭、組織內部網路、決策過程、品牌塑造的能力、資訊科技等管理概念和實務,另有實際個案說明新創組織如何創造新的知識。此一極具前瞻性的著作,值得企業人士深入閱讀。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叢書與發行組經理)
大陸布局是全球化籌碼 經濟日報 2004.10.02
陳閩博士在中國完成碩士教育後,負笈前往澳洲政讀博士學位,繼而展開在俄羅斯、敘利亞、日本、韓國和中國大陸等地的研究,實際觀察甚至參與企業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並在雷鳥管理學院MBA及EMBA學程講授相關議題,也不斷接受企業邀請,分享這方面的獨到經驗。以下是他的演講內容摘要。
資訊科技發達,加速企業全球化腳步;以往商場上非敵即友的關係,也轉變為競爭、競合的關係
全球化運動19世紀蓬勃發展,鐵路、輪船、海底電纜的發明和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加速全球貿易活動、投資活動和人群移居。發展至今,全球化發展的危機,是主要經濟體是依非經濟因素劃分,如政治因素,而且經濟體之間彼此無法互信。如果政府的功能不張,則導致非法貿易活動猖獗,如毒品走私、槍械販賣、侵犯智慧財產權和洗錢等等;因此各國本來是基於經濟壓力而結盟,卻又因文化和政治差異而產生歧見。
從敵友到競合關係
資訊科技發達,加速企業全球化腳步,透過網路連結,溝通變得更快速也更複雜,以往商場上非敵即友的關係,也轉變為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早期企業全球化腳步隨著貿易活動而展開,現今則必須藉由加入全球經濟體,並與電子遊牧部落接軌,才能為國家帶來能見度,因此資訊科技發展程度成為全球化的重要因素。美、英等強權國家扮演重要推手,然而,若說美國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國,其實也是全球化衝擊最大的國家,面臨工作機會外包、成本結構和報價改變、利潤縮水等問題。
如今,稱職的CEO必須能夠規劃廣泛的企業策略,建立企業文化,帶領企業邁向正確的發展方向,並貼近消費者需求,回應快速變遷的市場狀況。
全球化現象,除了出現在爭取全球市場的科技業、通路零售業之外,近年來也發生在知名人士身上,如蓋茲、賓拉登,因為影響力很大,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們的名字。
企業全球化策略思考
企業全球化策略,主要思考點包括:
‧經營模式:營業額和獲利來源、量產規模、限量精品
‧差異化:產品或服務的特色、利基點如何
‧拓展生意:經銷通路策略聯盟、併購
‧定位:產品、市場、區域、主要技術、主要價值
‧發展進程:業務擴張速度、各階段發展計劃和動作
何謂好的的全球化策略?趨勢大師麥克波特指出,設定合適的目標是成功的第一步,策略沒有最好的,而是要讓企業在滿足目標消費群及他們的特定需求上,提供獨一無二的價值。
企業全球化策略的三個階段包括基於永續的策略性優勢發展核心策略;審慎選擇區域市場向全球開展核心策略;發展全球化策略。
全球化企業不需要在全球各地都設有據點,但必須有能力在全球各地做生意,並運用全球資源,創造最大的利潤;所以,跨國(multi-national)企業或是國際(international)企業,並不等同於全球化(global)企業。
麥克波特也曾指出,在考慮全球化策略之前,必須先審視所處的產業是否具有全球化的需要和潛力,以及自身企業在整個產業中的定位。因此,並非所有的產業或企業都適合走全球化路線,除了市場因素,還須考慮政府政策、競爭優勢和成本等因素。
全球化發展潛力指標
產業全球化的發展潛力指標包括:
‧市場:全球化的消費者口味、通路,可複製的市場經驗等。
‧政府:貿易政策、可相容的技術標準、市場規範、國有企業、政府政策等。
‧競爭優勢:進出口產品的方便性、其他地區的競爭對手、國家的獨立自主性、競爭對手全球化程度、可轉移的競爭優勢等
‧成本:全球經濟規模、資源的有效性、完善的運籌體系、變化快速的科技等。
幾乎每個產業都有可以全球化的潛力,針對不同產業,發展潛力指標會代表不同程度的重要性,且企業想要前進的區域或國家也會因條件不同,而對相同產業訂出不同的規範。除了全盤評估發展潛力指標,也可藉由參與全球市場營運體系,或是透過策略聯盟等方式進行企業全球化發展。
雖然在中國大陸經商面臨政治和經濟的風險,但中國已成為全球化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企業進行全球化佈局的重要籌碼之一。
中國成為全球化關注重點的原因,主要在於它同時擁有三種不同經濟水平的市場,而且是全球化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它已儼然成為「世界工廠」,成為全球主要的產品製造及輸出國。
大陸全球化五種模式
中國在全球化中主要呈現五種模式:
‧溫州模式:即企業民營化、私有化的運作模式,以中小企業的型態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地方發展;低價為其主要競爭手段,且很有彈性,可適應不同的環境變化。
‧東莞模式:類似台灣的科學園區,物美價廉、可以量身訂做的技術水平為其特色。
‧海爾模式:國營企業私有化,靠政府支持走出海外,並在外商的協助下成為知名品牌;成本低但品質不差,有些產品的技術水平也不低,但缺乏長期發展策略。
‧外商在中國投資模式:從國外技術轉移至中國,有一半的產值都是外銷出口;以物美價廉的產品和高科技產品為主。
‧上海模式:大政府小公司,跟著國家政策發展。
至於在中國經商的挑戰,除了政策多變,法令跟不上經濟發展,還包括在複雜的運作環境下達成企業的高期望;有時因主要企業之間競爭太過激烈而導致不合理的策略出現;有時看起來商機很大,但相對風險也高,因為機會稍縱即逝,沒有時間進一步評估;而且,中國本身就是很複雜的國家。
目前在中國做生意,主要的政治風險考量來自於大陸當局展開的反貪污、反走私各項運動,以及政權的穩定度;經濟風險則來自嚴重的壞帳和國營企業私有化問題。
另外,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也面臨來自外界的挑戰,如降低進口關稅,開放外資投資電訊和網際網路產業,降低汽車、農產品關稅,開放在中國設立銀行,取消外銷津貼,開放外資在中國從事流通業,開放外資電影公司在中國行銷等。如今,中國不僅是全球化的市場,也是企業進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籌碼之一。
2004年10月1日 星期五
美國企業重新聚焦的企業趨勢 投資啟示錄/張献堂專欄
採訪‧撰文= 張献堂
歐盟由10國增加為25國,有20種語言,每一單一區域都有不同的文化特性,要由單一公司整合的機會小,對於台灣廠商而言,是一個理想的「廠大欺店」的市場。在1966年創立的美國Pentair集團,旗下橫跨三個事業部水處理(Water)、工具(Tool)、電子保護裝置(Enclosure),2003年營業額27億美金(920億新台幣),Pentair集團對台灣最廣為人知的就屬工具事業部Delta及Porter Cable的兩大品牌。在2004年7月19日Pentair宣布將工具機部門以7.75億美金(265億台幣)賣給成立於1917年、年營業額44.82億(1528億台幣)的工具大廠Black & Decker,Pentair將全力集中資源發展水處理事業部,在2004年2月Pentair還向Wisconsin Energy購併了年營業額7.46億美金(255億台幣)、全球有24個工廠製造抽水幫浦及濾水器的Wicor公司。買主力量漸強大,形成「店大欺廠」Pentair的主要邏輯,可以從2004年Q1各部門別的表現來看水處理事業部營收成長27%(占總營收41%)、獲利成長41%(占總獲利51%),工具營收成長11%(占13%)、獲利成長17%(占25%),電子保護裝置事業部營收成長25%(占23%)、獲利成長96%(占24%)。Black& Decker買下Pentair的工具部門後,產品線將由原來的非電動式(Cordless)產品如DeWalt品牌擴充到電動式產品,以抵抗香港創科實業在Home Depot所推出一系列的Ridgid品牌工具設備。
同時1962年成立,年營業額達481億美金(1.64兆台幣)的美國零售通路Target於2004年7月30日宣布將出售旗下子公司擁有62家分店的百貨公司Marshall Field stores以32億美金(1091億台幣)賣給May百貨公司、擁有257分店的服飾專賣Mervyn Stores以16.5億(563億台幣)賣給Sun Capital等投資公司,主要原因是Target雖然2003年本身同店銷售成長了4.4%,然而Mervyn銷售下滑了6.9%、獲利下滑了32.6%,Marshall銷售下滑了2.6%、獲利下滑了21.1%。其所獲取的資金除了將買回庫藏股及銷減負債外,一般臆測Target將購併加拿大的折扣零售商店Zeller's,這是Target要與已在加拿大立足的Wal-Mart競爭最快的途徑。由Pentair、Target、Black & Decker的大動作來看,美國企業橫向擴張的腳步已明顯轉向縱向的聚焦擴張,這種「分割部門」的趨勢,對台灣企業經營的邏輯將產生一定的衝擊。
某家台灣以外銷美國大賣場為主的上櫃掛牌公司老闆,相當驚訝於目前時空的轉變,除了所需鋼鐵原物料的價格上揚之迅速,更重要的是美國買主下單的速度開始變慢,過去只要設計談好後,大約一週的時間就會下訂單,但現在過了2~3個月訂單卻還沒有著落,除了大陸競爭者的加入外,買主的力量日益強大,形成「店大欺廠」的最明顯寫照。
這從Pentair、Target、Black&Decker這些公司分合事業部門的邏輯,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是,美式企業的快速殺伐,不帶任何的感情,任何事業部只要成長速度減緩或開始衰退,馬上就分割捨掉,台灣切到美國企業的任何訂單,必須隨時注意它們的一舉一動,以免隨時有大變化而無法因應。如Pentair與Black&Decker的交易而言,就會牽動台灣的鑽全(1527)、車王電(1533)、力山(1515)、巨庭(1539)、錩泰(1541)等公司的經營。第二是,美國企業的縱向聚焦,最後將形成購買力集中化,在產品的議價能力上有更強的優勢,對於台灣的代工廠商,「店大欺廠」的趨勢更加明顯,台灣廠商如果沒辦法推出差異化、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因應,毛利將在大陸廠商崛起、原物料價格高升下持續被壓縮。成本縮減的極限,擋不住企業殺戮這樣的趨勢邏輯,從PC產業的發展軌跡Intel + Microsoft Windows所形成的Wintel,迪吉多被康柏併購,康柏又被HP併購,Dell的崛起,其中造就了華碩、廣達、鴻海、英業達、華宇等企業的興起,然而以目前的時空環境,我們也看到這些廠商中雖然2003年的營收年成長高達一倍,從以往高達2位數,一直壓縮到目前有低於6%的毛利率出現,這告訴了我們成本縮減的極限,是無法抵擋美式企業殺戮的趨勢,而這個趨勢將由電子產業轉往傳統產業。
面對這樣的產業發展趨勢,以投資的角度觀察有二個方向可以追蹤,第一個方向就是新興產業的興起,在甜蜜期將享受一段時間的高毛利及高成長,如未來的數位家電產業所架構出來的新產品,如網路電話(VoIP)、數位電視機上盒(STB)、個人數位錄影機(PVR)等等。第二個方向就是以差異化的產品切入,差異化可以是產品、也可以是區域,例如前期提到的歐洲市場,歐盟GDP總值12兆美金,比美國的十兆美金還大,美國是一個國家,向上延伸到加拿大,其單一公司整合聚焦能力強,所造就的市場大,但規格化程度也深,議價能力強,是典型的「店大欺廠」。
歐盟由10國增加為25國,所形成的市場特性屬於多樣化的量身訂做小眾市場,尤其東歐在原物料價格上揚及加入歐盟後所形成的強大購買力,對於台灣廠商而言是一個相當理想的「廠大欺店」的市場。美國企業的重新聚焦,正好給台灣企業一個思考的機會。以投資者的角度,面對原物料價格的上揚,規格化產業同時要遭受成本上揚及「店大欺廠」雙重壓迫,對以往營收興奮的思維邏輯必須更加小心謹慎。(轉載自數位時代雙週第88期)
2004年9月30日 星期四
「老大換人做」系列報導 經濟日報
松下大逆轉 Sony成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