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主管經》莫做自動貼標機

身為主管的你,是否曾因部屬的績效表現而跌破眼鏡呢?原本不看好的部屬,績效遠超乎預期;原本抱以高度期待的部屬,最後卻不如自己想像的那麼優。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習於依據過去的經驗,在大腦中建立許多固定的判斷模式,以加速處理問題的效率。但對人的評斷過度仰賴經驗值或既成印象,有如將初識者套入腦中固定的評分模式中,憑藉刻板印象評斷其優劣。

具有此種習性的主管,不管是招募選才或認識新部屬,都會先替對方貼上標籤。彷如一台自動貼標機,不自主地進行著主觀評斷他人的反射動作。

被貼上標籤的人,不易撕下標籤,或獲得平反的機會。

一般而言,愈自大傲慢的人,愈會以批判者的角度與高度,評論他人的言行舉止。主管在逐次晉升的過程,不斷的過關斬將,或許不自覺地養成自大傲慢。

主管基於個人好惡與自以為是的主觀偏誤,為他人評斷分數並貼上標籤時,就如同戴上一副有度數的曲光眼鏡,部屬還沒來得及展現自我之前,已被認定為曲光鏡片後呈現的扭曲或不完整的形象。

戴上這副特效眼鏡,讓主管無法看見他人真正的內在,造成初始評價的偏差,也影響自己與此人互動的意願與模式。

先入為主的主觀評斷,可能致使主管錯失發現良才的機會,也可能誤將庸才視為良駒。

韓愈曾言:「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伯樂之所以難覓,在於伯樂可以審視千里馬的潛質與內在。

如果無法以開放的心胸與不預設立場的態度看待他人,就容易受主觀偏誤所蒙蔽與阻礙,不易感知他人真實的內在,也就無法成為名副其實的伯樂。

主管變成自動貼標機後,最大的問題在於不自知自己的行為模式如同自動貼標機,不自覺自己戴著評價的曲光眼鏡看待他人。

若主管無法察覺此問題,將永無機會摘下評價眼鏡,看見對方更深層與真實的內在。

部屬的績效表現常讓自己「跌破眼鏡」,或許就是主管自我反省的契機。邀請其他主管、部屬或親友給予回饋,也是一種醒覺的方式。

此外,主管可參與坊間的「體驗學習—探索」課程,藉由課程的自省、互動與回饋,看清自己是否已成為自動標價機而不自知。

大腦想要降低重蹈覆轍的機率,所以建置許多評斷模式供決策參考。但有趣的是,若過度僵化與仰賴既定的判斷模式,將產生偏誤的評斷與不完整的認知,反倒提高了識人不清的機率。肩負團隊伯樂角色的主管,不可不察。

【2008/07/0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