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18日 星期五

思考方塊》計畫 僅供參考

■ 楊望遠
在我們抱怨「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抵不上老闆一句話」時,是否真正解計畫的目的?戰爭奇才拿破崙有句名言「作戰必須擬定計畫,但沒有一場戰役可照作戰計畫去打。」管理鼻祖杜拉克強調「工作必須計畫,但不能夠完全照計畫進行。」果若如此,計畫的目的究竟何在?
計畫是預測未來尚未發生的情況,依據內外在條件及本身需求,所擬訂的做法;而預測不可能百分百準確,條件及需求也會變,因此,完全照計畫進行有如畫地自限,並不能得到預期或最佳結果。
既然如此,何須擬定計畫?古有名言「凡是豫(有計畫準備)則立(成功),不豫則廢(失敗)」,計畫確實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為何不能夠照單全收?
這正是關乎成敗的關鍵。同樣一份計畫,有人通暢順遂,有人動輒得咎;有人執行成功,有人一敗塗地;問題不在計畫本身,而在執行。預測有誤時,須依計畫修正做法;條件變化時,要適時調整做法;若無計畫,恐流於亂變一通,而陷於失控。
由此可證:計畫是用來參考調適的,並不是絕對的行動準則;大至國家建設計畫,小至車間生產計畫,任何計畫皆一體適用。只是,如何讓計畫跟上變化,甚至吻合上意,執行出預期最佳成果,仍能分出計畫與執行的用心與功力,亦會影響成敗。
總之,莫再抱怨計畫無用或難以執行,若真想成功,便須起而行,持之以恆,拿捏調適技巧,當融會貫通、爐火純青時,即是功德圓滿成功之日。
【2005/02/18 經濟日報】

2005年2月17日 星期四

美國職場情境式訓練:上古戰場學領導

專訪麻省理工學院董事會主席談激發領導力
採訪●賀桂芬+盧怡安 整理●賀先蕙+許瓊文 攝影●陳炳勳
美國對產業界影響力最大的學術機構,麻省理工學院董事會主席米德,日前來台演講並接受本刊獨家專訪,在專訪中,他提到誠信是領導人最重要的特質,也分享了美國學術界及企業界,是如何激發學生及主管的領導力。
一月十七日,遠東飯店最大的一個宴會廳裡,三百多位中高階管理者聚精會神的凝望台前,台下甚至不乏國內世界級企業領導者的身影,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以及台灣工銀董事長駱錦明、合作金庫銀行董事長陳等知名人士,都來聽這場名為「領導者的挑戰」的演講。台上身型微胖的講者,是首次受時代基金會、《商業周刊》之邀來台的麻省理工學院(MIT)董事會主席——達納‧米德(Dana G. Mead)。
米德背景特殊,經歷橫跨產、軍、學,並都具有該領域知名、大規模組織的領導經驗。他從西點軍校畢業後,一九五七到一九七○年隨軍征戰德國與越南,官拜陸軍上校,並成為西點軍校教授之一。美國的退役軍官大都加入國防工業企業擔任顧問,但米德卻選擇加入美國國際紙業公司(International PaperCompany),成功的將虧損的牛皮紙部門,改造成賺錢的影印機用紙部門。
接著,他擔任美國上市公司坦尼科汽車(Tenneco)執行長一職達八年,其間坦尼科股價曾從三十八‧八美元上漲至五十八‧八美元。任內他進行了五次子公司分割,其中有三家公司分別上市,使得公司在沒有增加新事業的情況下,六年間市值驟增為三倍。
最後,二○○三年七月,在他開始擔任董事的第八年,他接下MIT董事會主席職務。MIT歷年校友中,有五十九位諾貝爾獎得主,創設超過四千家公司,營業額超過兩千三百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兆四千億元)。MIT堪稱是美國對於產業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機構,而米德目前是其中最高層的領導者。
對於這樣一位見識過各個領域重大變化的領導者,他一再重複,誠信是領導者最重要的特質。他這一生最尊敬的企業家,就是他前一任坦尼科汽車執行長麥可‧華許(Mike Walsh),華許在得知自己得到癌症的同時,不顧對公司股價可能造成的波動,本著誠信原則,在第一時間便對投資人發布自己罹癌的訊息。反觀台灣,博達、訊碟等舞弊案接連爆發,部分企業領導人誠信掃地;對照米德這一番話,不免讓人唏噓。以下是米德接受《商業周刊》專訪紀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服務過的領域差異性相當大,總的來說,你認為領導者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米德答(以下簡稱答):誠實、信任、無私、忠誠、道德等等,這些是成為領導者的人格特質。在商業界你可能會見到,有些有領導能力的人,或許沒有很卓越的紀錄,因為他們可能沒有太多機會和經驗,但是其實具有領導者的特質。
問:所以你寧願選擇一個具有上述特質的人來領導,也不願意選擇沒有上述特質,但很有經驗的人嗎?
答:在企業界常會發生這樣的例子,你讓有領導能力的人領導一家公司,即使他對於該產業並不熟悉,但是只要讓一位熟悉產業的人當他的副手,就可以保護他。在坦尼科,有一個年輕人為我工作,他很積極、很聰明,我讓他當凱斯(Case Corp.,坦尼科分割出的子公司)的副執行長,即使他不熟悉凱斯這家公司在做什麼,他從來沒有見過拖車怎麼做成的,也沒有做過任何一個機械設備,但是他是一個領導人才。兩個月後,他成為公司的執行長,成為受尊敬的領導者。
他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在坦尼科用過很多這樣的人。當然很多執行長會不認同我的想法,他們覺得要對該產業熟悉的人才能領導公司,但是我認為具有領導特質的人才是比較重要的,即使這樣會有風險。
問:有些人認為領導能力是天生的,但像MIT這樣的學術機構顯然是認為領導是可以透過教育養成的,你的看法?
答:領導統御是可以學習的嗎?答案是可以的。只是問題是,後天學來的領導有用嗎?
我自己有一套領導理論。在一百人裡,大約有一○%是天生的領導者。這些人,也許是成長的環境,或是家庭因素使得他們成為天生的領導者。但是領導統御的技巧、原則都還是會對他們有所幫助。
再下來的八○%,他們或許有一些潛力,但是還沒有被發掘。對於這些人來說,不但學術理論對他們會有所幫助,實地的領導經驗更是可以幫助他們。除了上層有一些天生的領導者,我相信領導技巧是可以被傳授的。與其說是傳授,我寧願用激發,領導力是可以被激發的。另外的確還有一○%,無論怎麼教,怎麼激發,可能都沒有辦法勝出成為領導者。
問:你在坦尼科時曾積極的培育部屬領導能力,同時,你不但畢業於西點軍校,也擔任MIT董事長,你能不能闡述這些知名機構如何「激發」領導力?
答:西點軍校的學生,可以說整整四年都在學習領導。課堂上教授很多關於領導的課程、歷史人物的領導能力等等,而實地練習可以讓一切的學習經驗更圓滿。升大二的暑假,學生就開始實際練習領導同儕,到了大三和大四的時候更是不斷的練習帶領學弟。
除了練習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評估,不斷的評估。西點很早就設計出了一種三百六十度評估領導力的方法,每個人每年有兩次,會被自己的同學、學長、學弟評估領導力高下,這些評估都會回饋給當事人。很多人都從這個方法裡面,學到很多領導統御的方法。
而在麻省理工學院,尤其是從史隆管理學院開始,我們也試著融入許多的領導課程,讓學生有機會練習。因為麻省理工最常被批評的地方,就是學生沒有很多機會發展領導力,因此近年來我們在這方面著墨很多。我們甚至為麻省理工學院的員工設計了一個名為「leader to leader」的一年期課程,這個課程的效果非常好。
史隆採用的是比較學術的方法。而西點有幾個激發領導力的方式,課程比較實際,他們教導很多跟歷史有關的領導課程,例如從美國內戰史來學習領導力,學習在戰場上如何做決定、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
我曾經帶著二十八個坦尼科的資深主管,花了整整兩天,跟著歷史學家、軍事專家,實際到
美國內戰中最重要的一個戰場遺跡進行實地巡禮,從中學習領導經驗。
我第一次做這樣的巡禮的時候,很多人抱怨,為什麼要在七月份的大熱天,到戰場來巡禮。但是最後很多人來跟我說,這是他們經驗過最棒、最有啟發的領導課程。
問:在這樣的巡禮中,到底可以學到什麼呢?
答:站在山頭往下看,回想當年參與內戰的重要人物在這裡所做出來的一切決定,思考他們做了什麼決定、為什麼這麼做?其實就是把自己放到一個領導的氛圍中。
在一天結束之後,幾杯紅酒下肚之後,大家會一起討論當天學到了什麼。很多知名企業,例如摩托羅拉,都做過這樣的課程。我們叫這種課程「古戰場巡禮」(Battle Ride)。
問:你過去也在創意領導中心(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一九九九年獲美國《商業週刊》評為該領域最佳教育機構)擔任董事,他們如何訓練CEO在短時間內提升領導力?
答:他們會根據公司的特殊需求和結構來做訓練,例如利用該企業本身的例子來跟學員們討論。多年來,《金融時報》都認為這是最好的領導力訓練機構,而他們是透過很實際的例子來達到這樣好的成績,也做很多實際的練習。
他們的方法之一是讓學員自我評估。學員要回答一份很長的自評表,也讓其他六個人評估自己,最後再讓一個專家來跟你分享,你的同儕如何評估你。這可以分析出每個人的特色,比方結論是你是一個創新者或維持現狀者等等,很有趣。很多經理人最後都認為,這個訓練最
有價值的,就是自我評估的部分。
最後一件事也很有趣。他們會要求你寫一封給自己的信,寫出對自己未來兩年內的期許。兩年之後,他們會把信寄給你。當你打開信,發現天啊,我這個也沒做到、那個也沒做到。但是不論如何,這是一種訓練。
問:你最尊敬的領導人是誰?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答:坦尼科的華許。他非常非常的有活力、非常重誠信,而且他是一個很有遠見的人,他把這些特質發揮到極致,發揮出一種讓人願意追隨他的個人魅力。但很可惜的他在五十歲就因腦瘤去世了。
我可以給你一個例子,讓你了解他是如何的誠信。當初因為華許的病,我們擬了一份新聞稿,我們決定,如果這是腦瘤,我們就必須要公布這個消息。醫生最早告訴華許,他的腦瘤成長的速度還相當緩慢,預計還有八到十年的生命,於是我們寫的新聞稿就照著這個方向來寫。
某個星期二,華許到MD Anderson癌症中心最後確認腦瘤的情況。晚上他從醫院出來,打手機給我,問我:「之前擬的新聞稿在你手邊嗎?」我說:「是啊。」他說:「那麼你把之前寫的『緩慢成長』劃掉,因為醫生告訴我這是惡性腫瘤,並且把可活八到十年,改成三到五年,然後就可以發布了。」這真的是他高度誠信的展現。同樣的例子,另一家美國上市公司的CEO,他在我們發布新聞之後一天發現他有腫瘤,但是那家公司把這個消息隱藏了八個月,直到這位CEO臨死前一天,這家公司才發布他罹病的消息。
而我們發布新聞稿的第二天,華許進公司錄了一卷三十分鐘的錄影帶。他戴著一頂棒球帽,解釋他會怎麼對抗這個腦瘤,公司會怎麼做等等,錄完之後,我們把錄影帶發給公司十萬名員工。華許去世之後,我接任CEO,有位董事問我:「換做你是華許,你會怎麼做?」我回答:「我會做跟他一模一樣的選擇。」

行銷管理-產品開發篇》改良現有產品與服務

■ 資誠智識中心
改良現有的產品與服務,是企業重要的挑戰,也是機會。面對競爭者創新、技術演進及客戶需求的變化,企業必須持續推出新產品與服務,才能生存。不過,為了降低成本與風險,許多企業選擇就現有的產品與服務加以改良。最佳實務企業的做法包括:
一、協助產品開發者了解客戶需求
頂尖企業會利用一些方法,確保埋首於研發工作的產品開發經理人確切掌握客戶的需求。例如,協助經理人建立與客戶直接對話的管道,善加利用公司既有的客戶資訊。
二、善用目標市場研究做成產品改良決策
了解客戶的意見、競爭者的作為及關鍵趨勢,有助企業評估產品的優缺點,以調整未來的發展方向。市場調查、焦點群體及參加商展,都是企業研究重要市場的途徑。
三、透過業界合作強化產品幅度
企業可以透過共同品牌行銷、委外等業界合作方式,善用其他企業的優勢(如產品、流程專業知識),強化本身的產品與服務。
四、提供客製化產品與服務
滿足客戶需求是產品改善的重要目標之一。愈來愈多企業不再提供單一解決方案給所有客戶,而會在採購與製造的經濟規模考量下,為每位客戶量身打造最適合的產品與服務。
五、運用新興科技強化產品與服務
新科技所扮演的角色,不再局限於提升企業效率,還會直接影響客戶使用產品與服務所感受到的真正價值,例如增加產品功能、改變服務遞送的方式。
六、改良產品上市前先測試
產品測試是企業決定產品能否滿足客戶、功能是否如預期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使產品改良幅度不大,最佳實務企業仍重視產品測試,因為測試會找出許多新問題,而進一步加以修正。
七、透過行銷與廣告活動溝通產品改良訊息
讓客戶了解企業所做的產品變化,是產品改良流程中的一個重要關鍵。頂尖企業會利用行銷和廣告活動,讓既有客戶知道產品改變的訊息,引發他們的興趣。
最佳實務
知名網路銀行富國銀行善於利用科技強化客戶介面與服務。該公司利用幕後(Be-hind-the-scenes)科技進行資料連結、自動分析,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決策(約3秒內決定是否核准一件房屋抵押貸款案),並利用省下的時間處理小額商業貸款,大幅提升案件核准效率。
芭比娃娃製造商美泰兒(Mattel)為了進軍客製化市場,推出「芭比的好朋友」產品線,由消費者依個人喜好選擇娃娃的特色,包含膚色、眼珠顏色、服裝與配件、髮色與髮型、名字等。美泰兒還要求消費者填寫問卷,以了解他們的產品喜好。當客戶隨後收到「獨一無二」的娃娃時,將很高興地發現包裝上印有他們的命名,以及一小段描述娃娃個性的文字。
(本文取材自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聯盟所PwC之「全球最佳實務」資料庫)
【2005/02/17 經濟日報】

2005年2月16日 星期三

瑞士經驗 台灣願景

■ 吳昇奇
「為他人作嫁衣裳」似乎已經成為台灣企業的宿命,強大的代工能力是優點也是弱點,即使我們在許多產品區隔都擁有過半的全球占有率,但相對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卻低的可憐。因應台灣現狀,《工匠精神的瑞士概念股》一書提出「工匠精神」與「瑞士概念」兩大願景。
瑞士的移民歷史、傭兵背景、群強環伺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山滿布的國土環境等先天條件與台灣相仿,但她破除種種迷思與限制,一舉成為世界的中心,培育出許多知名的國際級企業,正可做為台灣最好的借鏡。
目前籠罩台灣的許多迷思,都可在瑞士概念獲得解答,關鍵就在思考與行為邏輯的不同。像是台灣和瑞士的地形都以山地居多,但瑞士用它來發展觀光業,台灣卻是用來開墾栽植,兩者所創造的經濟效益,以及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好壞立判。
從瑞士經驗 看轉型關鍵
台灣如何從瑞士經驗看到自己的影子,將是攸關台灣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舉例來說,主要由德、法移民組成的瑞士,想要跨出國土做生意,第一個選擇就是先到最熟悉的德國等地,然後再以此為跳板,通往世界巿場;同理,台灣要向外擴張,中國大陸也是一塊拓展美歐外銷的墊腳石,而非經營的終點,如何使這種業務模式更蓬勃發展,而非由政府設下諸多阻礙,將是瑞士概念落實於台灣所須思考的方向。
瑞士也是經過了100多年的演化,才成就今天的成果,國民年所得突破4萬美元,工匠精神扮演主要動力。同樣地,台灣人是由一批批勇敢的移民所組成,跨越台灣海峽這個凶險的黑水溝,來台開墾拓荒,這種開拓的精神正是工匠精神的體現之一。然而,中國傳統的工匠只為帝皇等少數人服務,雖有精良技藝,卻無法留名青史,顯見「工匠精神」的重塑,將是一大挑戰。
台灣教育 扼殺工匠精神
然而,台灣教育制度過去十年的劇烈變革,卻又嚴重扼殺工匠精神。瑞士人認為,取得專業認證的工匠絲毫不遜於鑽研學問的博士,但在台灣卻只求廣開學位之門,抹殺舊有的技職教育制度。於是,我們看到全國的專科學校都成了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原先多元化的教育體系已不復見,現在所培養出來的都是同一質性的高知識份子,不再有對工匠精神的尊崇與追求。
台北工專就是一個例子,它培養了許多深具工匠精神的企業主,但在升格為大學後,追隨潮流開辦EMBA課程,卻無法與台大、政大爭取高素質的學生,甚至還遺落了工匠精神。想想全台灣有多少像這樣的一流工匠學校,在高等教育的門戶大開之後,成為三流大學,辦起不入流的EMBA課程,工匠精神的延續,已面臨重大危機。
當工匠精神已經成為一種美與藝術,它的價值將會截然不同。像是瑞士的勞力士以「永續保存」為設計概念,對於品質有著高標準的要求;但台灣的電子表卻是一路殺價,非但很難獲利,使用者也是用過即丟,無法建立起所謂的價值。在缺乏價值的情況下,只能一再地從成本面著手,結果造成對人、對環境的過度剝削,台灣上班族投入全球數一數二的工時,但國民所得卻不到瑞士的一半,就是最好的說明。
值得欣喜的是,這本書也讓我們發現台灣仍有堅守工匠精神的企業,甚至有更多書中未提及的工匠企業,都曾是造就台灣經濟起飛的推手,不眠不休、一心一意只想做出最好的成品。如何延續工匠精神,藉由資本社會模式,達成全球化普及發展的目標,將是亟思轉型的台灣社會與企業,必須思考的課題。
(作者是美商甲骨文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2005/02/16 經濟日報】

TDK記取失敗 改革有成

■ 戴國良
成立70年來,營運績效一向良好,2001年度卻出現自1961年上市來史無前例的嚴重虧損,TDK展開一段臥薪嚐膽的日子……
TDK是日本知名的精密電子、電腦零組件公司,成立70年來,營運績效一向良好,2001年度卻出現自1961年上市來史無前例的嚴重虧損。
這要回溯到1999年。當時日本IT市場景氣低迷,TDK卻連續兩年每年投入1,000億日圓擴增新設備,另外加碼投資行動電話及通訊等電子零組件。TDK的核心技術是記錄媒體及磁氣頭產品,尤其是電腦硬碟用磁氣頭,拿下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名。不過,TDK一心想成為「總合型」的精密電子零組件製造大廠,無視於兩個事實,而嘗到苦果。
一是當年日本國內及全球IT市場需求下滑15%,這是任誰也擋不住的外部環境巨變。二是在通訊電子零組件新事業方面,TDK的技術研發力無法超越領先競爭者。
450億日圓空前虧損
由於擴大投資,大量提列設備折舊費用,加上IT市場衰退,TDK終於在2001年度出現450億日圓空前虧損。
TDK總經理澤部肇事後回想,十分愧疚的表示:「當時,我們一心想跨入新市場,我們以為自己很強。但事實上,我們在新事業各方面的競爭力都不足。這是我的誤判及失誤,我必須負完全責任。」2001年年底,澤部肇原本想引咎下台,董事會卻堅持要他負起力挽狂瀾、企業再造的任務。
2002年起,澤部肇大刀闊斧改革,三年來已見成效,業績逐步回升,2004年度還獲利600億日圓,到2005年,公司握有2,500多億日圓現金流量。
澤部肇的魄力改革主要分三方面:
一、關廠及裁員。2005年元月,TDK公司展開全球事業組織的重組與再造。澤部肇下令關掉「不具有效益」的17個工廠,並且相繼遣裁1萬名員工。他在發給全球員工的電子郵件中,充分表達自己的不忍、不得已以及萬分歉意,並表示,這是TDK創業近70年來,最大的改革應變行動。
二、貫徹三年未獲利結束營運規定。TDK 2002年度起,立下嚴格規定,全部商品別均須導入「三年度收益管理制度」,凡是三年內無法獲利的,必須結束營運,沒有任何理由推託,這包括既有的商品線,或是計劃推出的新產品或新事業。目前為止,投資逾三年仍虧損的產品類別約占總營收一成。這些單位,只剩下最後一年觀察年。
澤部肇導入此項制度的目的,是希望各商品及事業部門能將資金做最有效的運用,以及做出最正確的投資判斷。貫徹此一原則,對公司營運已帶來改善成效,包括各單位更重視市場導向與顧客的真正需求,生產效率提升,設計開發、製造及營業齊心齊力、三位一體共同討論及解決問題。
三、改革深入工廠現場。收益管理制度也推行到全球各廠。換言之,每個工廠必須對商品的收益負責,因此,必須注意生產設備的設計及工程管理。廠長一想到任何設備新投資必須在三年內回收,就會仔細評估,一改過去隨意追加預算購置設備的狀況。
設計研發部門則想方設法改變材料、精簡設計規格、提升製程效率。生產部門也絞盡腦汁規劃如何以自動化取代人力,並裁掉冗員,徹底改善生產效率。
如今,TDK工廠每台設備的生產力提升二倍,製造成本率下降,產品獲利率上升。工廠人員心態有了180度的改變,大家都有「投資三年必須回收」的改革意識。
TDK過去的主力產品是磁氣頭、晶片蓄電器,如今,誘導電子成為營收的第三大支柱。這一、二年來,因應這三大主力產品的市場需求大增,公司逾半設備投資都投入這些領域,獲利體質將更為強化。TDK目前的營業獲利率為9%。
集中資源 強打戰略事業
TDK未來幾年,將集中資源在三大戰略事業領域,包括:(1)數位家電零組件;(2)汽車用高科技零組件;(3)高速大容量通訊用零組件。必要時,該公司將透過併購手段,並準備動用1,000億日圓以上現金部位,收購具潛力的技術型公司。
澤部肇在今年開年上班的第一天,即提示全體員工:「TDK創業已屆70年,每個員工都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價值。如此,才可以強化整個公司未來的成長動力。TDK的改革大業仍會持續做下去。」
他語重心長的表示:「至今,我還把公司2001年度的虧損決算書,放在書房內,每天自我警愓,身為最高經營領導者,切不可忘記此種恥辱。」
改革有成的TDK,已步上成長軌道。「2001虧損決算書」亦成為TDK臥薪嚐膽,不可或忘的激勵。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2005/02/16 經濟日報】

2005年2月15日 星期二

選人育才》正確晉升 創造雙贏

■ 林士和
加薪升官是多數上班族奮鬥的目標,晉升主管,不只可以享有薪資福利增加的實質報酬與責任加重的榮譽感,並可擁有展現領導統御力的成就感。但在實務上卻不難發現,許多人升官後反而適應不良,對主管工作產生挫折感或失去熱情,輕者感嘆做事容易做人難,而有不如歸去返還原職的想法;嚴重者喪失工作信心,甚至發生逃避職責或申請離退的狀況。
此種現象肇因於職位晉升後,未能在工作內容與角色扮演上作調整轉換,徒使一個美好的事業發展機會,變成無法負擔的沉重包袱。
不同層級主管的事務性、管理性、領導性工作比重會有所不同。基層職務的工作內容多為事務性質,但在工作管理和與同事合作上,也會涉及少量管理性及領導性工作。升至中階主管後,事務性工作減少,領導性及管理性工作增加,此種承上啟下的職位,須平衡處理事務性、管理性、領導性各項工作。待進一步升遷至高階主管,工作內容就多為領導性質,僅存少量的管理性及事務性工作。
所以,主管應有自我期許,從專業性、功能性的基層主管,晉升至全方位、負責多項領域的中高階主管時,必須同步提升自己的工作範疇和眼界,切莫固守既有的工作領域,僅以自己擅長的製造或銷售等功能性工作,或處理日常作業的技能來劃地自限,否則將有愧於職責。
為了避免升遷不當,造成企業與員工發展受阻,有賴雙方的共同努力。企業對於人員升遷的評選應重視未來的發展性。傳統上,企業習慣拔擢在現職工作崗位有優異表現的員工,但此種思考邏輯易犯二種謬誤,一是忽略未來主管工作的職掌將有所改變;另一則是錯用獎勵工具。
員工晉升後,所面對的工作職掌是較多的管理領導工作,非其原先擅長的事務性工作。過去在事務性工作的卓越成績,並不代表未來在管理領導工作上也會有優異表現。此外,獎勵員工事務性工作的傑出績效,應選擇表揚或獎金等激勵工具,而非逕行升遷。
正確的職位晉升篩選標準,應是熟悉事務性工作且具備管理領導潛能,因為擔任主管後,工作重點不再是自己能做好什麼,而是教導或帶領他人做好工作,及團結眾人力量達成共同使命。
在員工方面,晉升後應調整工作心態以面對新挑戰。作為中高階主管的主要職責,就是以企業決策核心的角色出發,落實以下工作:策略性思考與決策;資源(人才、預算、時間)的培育及整合;資源的正確配置與確切執行。
所以勇於任事的決斷力,及處理「人」多於處理「事」的任務需求,是擔任主管的必要使命,也是能否成功擔負主管職責的關鍵要素。
企業正確的選才晉升,員工面對升遷的完善自我準備,方能共創企業發展和員工個人成長的雙贏局面。
【2005/02/15 經濟日報】

董事長愛說笑》沒有廣告的HBO

■ 戴勝益
任何電視台都要靠廣告收入才能生存。除非它是政府支助的公共電視台。HBO卻是唯一的例外,它全天候播放影片,完全沒有廣告,靠的是什麼生存條件?答案是:「HBO就是靠著沒有廣告在生存」。因為它沒有廣告,形成受觀眾歡迎的條件,於是有線電視系統只好付費給HBO,向它買頻道來播放。
解讀:
1.逆向思考,往往能化劣勢為優勢。
2.充實自己,隨時準備讓別人利用。
3.好條件往往不是與對手談判而來,而是由基礎自然形成的。
(作者是王品餐飲集團董事長,
黃嘉裕整理)
【2005/02/15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