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威爾許答客問》遭解僱…開誠佈公覓新職

密蘇里州哈茨堡無名氏問:我離開前一份工作表面上是「辭職」,實際上卻是被開除的。如果潛在僱主問我「你為什麼離開以前的工作?」我該怎麼回答?

答:歡迎加入這個有數不清會員的俱樂部——雖然他們都不帶會員證。

不管怎麼說,沒有人願意承認:「我是因為能力不足、沒有績效,所以被炒魷魚。」或「因為我和老闆處不來,所以索性辭職不幹。」或者「他們告訴我將來絕不會讓我晉升,然後給我六個月時間另謀高就。」

事實上,工作中經常發生無法調和的歧異,但大多數人想假裝完全沒有這種事。所以,當他們重新找工作,並碰上不可避免的有人問「怎麼回事?」時,就會忍不住掰一些漂亮的話,說是學非所用或渴望接受新挑戰等等。

這種「藉口」也許有幾分事實,有時候老闆或公司的狀況太差,逼得你非走不可,有時候工作確實讓你大材小用,或不適合你的專長。當然,沒有人喜歡把關係搞絕,所以曖昧處理你離開的原因似乎是唯一的方法。

不過,面對各種曖昧、籠統的離職說詞,大多數潛在僱主會聽弦外之音。他們會聽候選人是否難以相處、習慣性的績效不彰,或眼高手低的警訊。

有一種較好的方法可以讓你免於陷入常見的找工作困境:完全負起責任。

你必須說:「我離職的原因是這樣,我應該為做了哪些不對的事負責。」別推諉責任。同樣重要的是,別裝受害者。你必須說:「我從那次經驗學到什麼,而且會讓 我為你工作時變得更好。」別誤會意思,我們不是建議你把怎麼搞砸工作的細節全抖出來。我們只是建議一種有點出乎意料的坦白。

我們有一個朋友在一家公司待了12年後,被要求離開,因為他無法處理拿不出績效的直接部屬。還有,他就是無法降低他的部門成本,即使是在景氣下滑時。

有趣的部分是,我們的朋友處理被解僱的方式完全出乎我們意料。大多數跟他情況一樣的人會有防衛心、情緒沮喪,他們會陷入我們稱作「挫敗漩渦」的狀態,自信受損會交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

相反的,我們的朋友為發生的事負起所有責任。他告訴潛在僱主:「我坐在這裡是因為我沒有勇氣開除達不到績效的員工;還有我只削減枝枝節節的成本,而沒有採取必要的全面措施。但是我可以保證,這些錯誤不會再發生。讓我有機會做給你看。」

不到幾周,有人給了他機會。

很可能有人也會給你機會——負起所有責任。人的「過去」不會消失,所以不管怎麼說,僱用被開除的人總是有風險;更難的是,要如何向上級解釋!但你的坦率和自覺將可彌補這個缺失,也許不是在第一次求職面談,但終究你會碰上一個和你一樣的人。

紐約市的拜揚問:你對主管搜尋顧問有何看法?

答:理想的狀況是,公司有一套訓練計畫、持續的學習和接班計畫。其結果是,主管主要都從內部舉才。這是給員工升遷機會的最好方法,更不用說可以讓交接工作更快、更成功了。

當然,現實是另一回事。

管理發展原本應被視為優先要務,但許多公司把它當成例行工作。還有一些公司根本就沒有足夠的人才。他們跨入本身不擅長的新業務;或者規模太小,沒有等著升遷的主管候選人;或者董事會未盡責,無法從內部找出執行長候選人。

所以他們需要外界的協助,這是主管搜尋顧問存在的原因。

不過,他們收費昂貴,而且會延緩僱用程序,很容易陷於停頓。因此,內部舉才永遠是採取守勢的第一道防線。

但基於今日企業環境競爭的激烈,沒有理由放棄反守為攻,而主管搜尋顧問能提供你這種服務。

【2008/07/1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