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單車環球回國後,「一朝成名天下知」,胡榮華除了全省巡迴演講,分享旅途見聞,啟發許多後進者,後來他經營戶外用品零售,更把握機會助人。 曾有位女性到店裡看了三次一件價值1.6萬元的防水外套,胡榮華和她聊天,才知道她的女兒要到美國留學,想為女兒準備禦寒衣物,看上這件外套,但覺得太貴買不下手。 胡榮華請母親轉告女兒到店裡找他,了解這個女孩求學的決心後,他決定以一塊錢的價格,把衣服賣給她。「妳就把它當作是我贊助妳好了,我只是舉手之勞,當年我也是受聯合報贊助,才實現理想的。」 胡榮華笑笑地說:「我的店有點理想主義傾向,我喜歡『切』(指南美洲革命份子切‧格瓦拉)的那種精神,騎著摩托車,燃燒青春的火焰。」 胡榮華也曾是個典型的「熱血青年」。他的血型是罕見的RH陰性,照理說不適合從事危險的戶外活動,或獨自長途旅行,因為萬一發生意外需輸血時,若找不到充足血源,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 因此,胡榮華年輕時就常捐血,曾被捐血單位推薦角逐青年獎章;後來騎踏到不同國家時,他也會捐血給當地國家。 胡榮華認為,單車環球這種冒險活動,成功的關鍵不是裝備好、體力佳或意志力堅強,而在於態度決定一切,以及靠經驗累積而來的應變力和判斷力。 騎車環球難免會遇到危機,但勇敢跨出去,沿路會有芬芳的花朵綻放著。他套用一句日文說:「我只是『一生懸命』地去做!」也就是認真、持續不斷地去做好一件事,終於有志者、事竟成。 不同於一般父母擔心孩子從事冒險活動,胡榮華鼓勵兒子到澳洲遊學、去日本自助旅行或騎單車環島,國外盛行的「行動人生」,更是他最想在台灣推動的觀念,不妨年輕時到異鄉從事不同的活動,用行動體驗人生。 他也奉勸想從事戶外探險的人,「踏實比張揚好,否則恐招來不便」。有出發前的蘊釀,才會有踏實感;即使不被看好、還能「一生懸命」地去做,才能將旅途中的失敗挫折視為理所當然、甘之如飴,持續且不灰心地一步一步踩上成功的歸途。(下) 【2008/10/16 經濟日報】 |
日前參加一個座談會,除了談論科技業的前景,也針對繼個人電腦產業後,是否還有產業能像資訊產業一般享有十年的榮景,發表淺見。
與觀眾交流的時段,本想自己可以很輕鬆,因為我已向與會者表明自己一點都不懂股票,沒有所謂明牌可以分享,請大家諒解,沒想到還是有人問起較長期的產業發展及產業競爭力。
其實,預測真的很難,尤其產業環境變動如此迅速,新科技不斷推陳出新,但長期觀察產業的發展脈絡,應該可以理出一絲頭緒,或許不是很精確,但可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
舉例而言,觀察電腦產業的發展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從大型電腦時代到個人電腦,以致未來無所不在的網路,其市場銷售數量從大型電腦的104,到個人電腦108,資訊家電則可達1012,呈現相當巧合的指數成長。
又如,過去以硬體產品為主的時代,「買硬體送軟體及服務」,如今在很多專業軟體市場則是「買軟體送硬體及服務」;而在硬體價格大幅下滑,軟體又模組及套裝化的情況下,「買服務送軟體及硬體」的時代已來臨。一元手機、免費電腦,成本都隱藏在服務中。
因此,我開玩笑的對許多從事硬體產業的朋友說,硬體已從主流產品,變成附屬品,未來則成為免費的贈送品,而且有機會成為「收藏品」,產業興衰可見一斑。
那麼,未來的太平盛世產業何處尋?有位學者提到台灣產業發展的歷程,或許可以提供一個方向。
過去台灣的外銷主流產品重量以「噸」計,例如腳踏車、紡織品一貨櫃一貨櫃的運往海外;接著資訊產業興起,重量以「斤」計,例如筆記型電腦;接著產業主軸轉 到半導體,重量改以「兩」計;接下來的推演應該是「微量」或「無形」的產品或服務為主軸,往這些方向思考,下一個新興產業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以上只是一個產業長期脈絡的觀察經驗推演,應該還有其他產業訊號值得參考,期待讀者可以有更多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