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煥彥
約翰馬隆(John Malone)是美國知名有線電視大亨,個人財富估計達20億美元。他擁有的自由媒體公司(Liberty Media)總部位於丹佛,是價值400億美元的有線電視與媒體投資企業,控制了一些全球最大的媒體品牌,包括世界第一的家庭購物頻道QVC。
該公司還擁有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的一半股權,並且握有時代華納(Time Warner)、維康(Viacom)與國際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旗下的新聞公司等多家企業的相當股份。
跟梅鐸一樣,64歲的馬隆被認為是他那一代最厲害的生意人。他從幾近破產的有線電視事業電訊傳播公司(TCI)起家,藉由買下多家電視公司的股份,換取在自家頻道播出對方節目的方式,一步步打造出今天的媒體帝國。
他1999年以540億美元的代價,把旗下核心事業有線電視基礎建設部門賣給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結束了自由媒體公司在這個領域的獨霸地位,變成多家電視頻道與投資組成的鬆散結合。
不過他震撼業界的交易還在後頭。去年秋天,他把在新聞公司的投票股權擴增到19%,使得自由媒體公司成為梅鐸家族以外的新聞公司最大外部投資人。
梅鐸不想冒風,便斷然採取俗稱「毒藥丸」的股份計畫,防止馬隆奪取公司控制權。馬隆提議以手上的新聞公司股份,交換梅鐸好不容易拿到手的資產,例如福斯電影頻道與國家地理頻道,外加一大筆現金。一位自由媒體內部人士形容這場競爭是「兩個旗鼓相當的重量級選手在玩的3D棋戲。」
但馬隆否認增加股份是為威脅梅鐸與他刻意栽培來接班的兩位兒子,強調這完全切合自己的企業哲學。
「我堅定相信在這個產業中,若想建立長期資產,就得有一組強而有力的堅定團隊願意長期奮鬥。也因為如此,家族控制或長期投資人在媒體業才會如此重要。」馬隆堅稱他無意偷偷地控制新聞公司。
梅鐸的對策可能是想買下自由媒體掌握的股份,把手上具表決權的新聞公司股份增加到約29%。馬隆說:「我不排除進行高額的現金交易。我的理想結果是梅鐸擁有表決權,我的股東擁有(不具表決權的普通股)新聞公司股份。」
在所有的權益交換中,有一項結果對馬隆至關重要,就是把稅負降到最低。「不是我痛恨繳稅,但我的責任是擴大股東價值,包括我自己的在內。以TCI為例,當時賣給AT&T獲得的350億美元,是以股票的方式交到股東手中,而且不用課稅。他們可選擇持有股票或賣出,而夠聰明的人及時脫手而不用負擔稅負,我因為沒這麼做而損失慘重。」
馬隆在康乃迪克州長大,擁有耶魯大學電機工程學位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作業研究博士學位。不過他做生意的本事,是在工作中向TCI創辦人梅格奈斯(Bob Magness)學來。梅格奈斯1972年雇用馬隆,一年後指定他為公司執行長。
「我從梅格奈斯學習到,大部分財務工程的技巧都要從實際經驗中學習。他是我認識的人中,看財務報表速度最快的,他真正發展了隔艙融資(bulkhead financing)的概念。所謂隔艙融資,就是你涉足的每種事業都要能自負盈虧,這樣就永遠不會被銀行掐著脖子。」
至於追求企業成長方面,馬隆把成長策略留給手下的經理人去操心。「我把他們當成戰場指揮官。邱吉爾並沒在戰場上指揮大局,蒙哥馬利會負責,我也有我自己的蒙哥馬利。」(取材自金融時報)
【2005/06/0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