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5日 星期二

編輯檯觀點》柏林愛樂與Naxos

陳澄和
非常的時代,要有非常的作法,這是適應變動環境的不變法則。音樂市場在盜版燒拷與網路分享技術普及的衝擊下,如今不斷呈現令人憂心的萎縮局面,即使是過去有呼風喚雨之能,如今也不能再故作泰然,以不變應萬變。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明年將迎接125周年團慶,他們準備推出一套內含12張 CD的紀念錄音專集。比較稀奇的是,柏林愛樂這回不是和長久來的行銷夥伴Deutsche Gramophon(DG)公司或EMI集團合作,而是把配銷工作交給總部設在香港、靠廉價音樂光碟起家的的Naxos公司統籌。
由於柏林愛樂是古典音樂圈的金字招牌,這項協議對EMI、DG這些音樂老店來說,就像是把保時捷(Porsche)豪華跑車交給彆腳的蘇聯Lada車廠經銷一樣,分明是一種侮辱。然而,眼前的音樂市場是如此險峻,柏林愛樂不過是善加利用一紙不太體面的合約,大步邁向未來。
柏林愛樂自1882年創立以來,從馮布羅、尼基許、佛特溫格勒、卡拉揚、阿巴多到2002年上任的拉透(Simon Rattle),總共就只有這麼幾位指揮擔任過樂團的音樂監督,但個個都是當時引領風騷的拔尖人物。特別是1955到1989年間,在卡拉揚的長期駕馭與操作下,更成為終極的錄音搖錢樹。安排三次錄音灌製一首交響曲的最低費用,需預付10萬歐元(約410萬台幣)的版稅,否則一切免談。
而1987年由德國企業家海曼(Klaus Hey-mann)創立的Naxos卻剛好相反,是一家精打細算、專找名不見經傳的樂團與藝術家灌製廉價CD的公司,一次付給音樂家的費用只有1,000 歐元,而且沒有版稅。經常買古典唱片的人都知道,DG、EMI、Philips這類名門的高價CD一張大約要台幣400元,而買一張Naxos的CD, 200元還有找。
Naxos自知不可能在貝多芬或馬勒交響曲這類曲目上,打敗卡拉揚指揮的柏林愛樂或是伯恩斯坦指揮的維也納愛樂,所以避免在主流曲目市場迎戰大唱片公司,而專找一些未成名、但技藝紮實的藝術家或樂團,積極開發遭冷落的演奏曲目,如葛拉祖諾夫交響曲、韋伯的鋼琴曲集等。
這套策略起初很被主流唱片公司看扁,他們不相信有人能靠賣 Svendsen、 Bax 、Crusell的音樂賺錢,像Rautavaara這樣的作曲家,連名字都很難拼對,更不要說記住他的音樂了。但只知一再重複推出保守曲目的唱片公司,顯然低估了地區市場的胃納以及嚴肅愛樂者的好奇心,因為Naxos的銷售量迅速成長,特別是在作曲家名字很難拼對的北歐唱片市場上,更攻下過半的市占率,在其他地區也都搶下兩位數的占有率。
Naxos目前累積的錄音超過2,500款,是世界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在若干市場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主流唱片公司,柏林愛樂願意將重大的錄音計畫交給他們,無非就是寄望能透過Nax-os的觸鬚,在音樂市場不斷萎縮的當前,接觸到更廣大的聽眾。更何況,Naxos號稱擁有最佳的數位配銷系統,而這正是古典音樂未來的希望所寄。
海曼一向鄙視傲慢、怠惰的藝術家與靠政府補貼的樂團,他宣稱柏林愛樂的合約是項重大突破,「很多名門機構如今都在敲我們的門」。Naxos預定10月起在全球各地配銷這套紀念錄音,海曼並承諾未來每年還會發行10到12張柏林愛樂的CD,「多數都是實況錄音,但也可能會有些是在錄音室灌錄」。
顯然,這樁看似門不當戶不對的聯姻,並不是隨時會拆夥的權宜結合。不僅柏林愛樂想利用Naxos開拓市場,Naxos也想藉助柏林愛樂的高貴血統擠進名門,預為與更多主流樂團合作鋪路。當市場動盪之際,便是有遠見的企業家透過策略運用與競爭,重組產業拼圖的良機。
(作者是經濟日報國外組主任) 【2006/09/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