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7日 星期四

LOHAS實踐》撒一把樂活種子…

■ 陳珮馨
「樂活」的最大意義,除了自己過得健康快樂,還要能回饋他人、關懷地球,一起邁向永續未來。
不過,這也是最難的關卡,如何說服人們,跨過自家門檻、一起為地球付出,甚至在善心助人之餘,開創長久經營的公益事業?
各方好手 齊聚樂活營
今年8月,趨勢科技基金會率先迎向挑戰,推出「LOHAS!樂活種子計畫」。為了挑出最適人選,基金會規定報名者必須先提「樂活計畫」,即如何利用2萬元在社區內推動「樂活」,從二、三百位競逐者中,挑選出第一批50位樂活種子,舉辦兩天一夜的樂活營。
這50位樂活種子都是各方好手,領域遍及科技、商業、人文,來自台灣北中南,年齡橫跨上下世代,也有不少學者專家隱身其中,長期研究網路行為及親密關係的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林以正即是其一。保德信壽險顧問黃卉莉,也是台大EMBA校友,長期關懷單親青少年,期待透過樂活精神,分享更多的愛與關懷。最年輕的種子是18歲的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學生朱澄音,她熱愛自然生態,也希望能回饋人群。
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基金會文化長陳怡蓁夫婦,不但親身主導參與,並廣邀各領域樂活高手,包括廣告創意人孫大偉、心理諮商專家張怡筠、點心達人陳妍希、品茗專家池宗憲、美食作家韓良露等,親身上山,傳授獨門訣竅。
種子學員享用由Natura1自然生活概念店,準備的天然有機的「樂活餐」,夜宿小木屋。課程中安排野外探索,國家公園導覽員分頭帶領小隊爬山徑,一路結合生態人文、說古道今,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原本30分鐘的路程,竟然走了兩小時。
陳怡蓁則帶著所有學員,一起放慢呼吸,聆聽內在的聲音。「希望大家能達到身、心、靈的伸展滋養」,她說,真正的心靈樂活,必須從「了解自己」著手,唯有如此,才能成為自在的人,來去自如。
乍看之下,「樂活營」就像一場身心成長營,帶著大家遠走山林、徹底放鬆休息。不過,悠閒的行程背後,一套特殊的計畫卻緊湊地進行著。
原來,分成五組的樂活種子成員,必須利用兩天時間,分享彼此的社區樂活計畫,最後敲定每一組的計畫,不但具備特殊性、可執行,對社區有貢獻、能夠持續運作的條件,還要結合所有人的背景、專長,達到最佳分工。
這份計畫可不是紙上談兵,每組人馬都肩負使命,必須在樂活營結束後,立即投身社區,按著擬定的計畫,一步步兌現實踐。
有趣的是,推動計畫的經費,來自每位成員報名時繳交的2,000元社區基金,一組十人就有2萬元,各組提出計畫書時,趨勢科技基金會將這筆款項退還,外加張明正、陳怡蓁的「加碼」獎金。
每一筆社區基金,將透過五組樂活計畫,回饋至少五座社區,雖然不是龐大數字,倒也足夠施展,於是涓滴之水,就在往返之際,串流成河了。
為了幫助種子成員,擬定可以執行的計畫,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主講一堂迷你MBA,帶領大家設定遠景、找出核心技術,以及把遠景化為策略、落實為行動方式後,透過組織分工達成目的。
涓滴水 期望串流成河
張明正一再把公益事業,比擬成商場「創業」,叮嚀每一位種子成員,必須摸清定位、熟悉競爭者、確認自己的目標顧客群,才能達到資源的有效運用。
公益事業的使命,除了賺錢,還要達到社會公益,張明正強調,「這是全新的企業模式,不只是bottom line(單一目標),更要做到double bottom line(雙重目的)」。
其中,如何培養領導人,最是迫在眉睫。在張明正眼中,成功的領導人必須有世界觀、懂得行銷、管理,還要能在工作、生活中,取得最大平衡,這也是他對樂活種子成員最大的期待。
這將是一條艱辛的路,通常300位志工企業家,只有一位能抵達成功,何況大部分的種子成員,根本沒有創業經驗。「很難,不代表做不了!」張明正堅持,決定從台灣南到北,招募這一群樂活種子成員,就是一次最佳示範。
原來散落在各地、誰也不認識誰的樂活種子,在趨勢科技基金會的牽線下連結成一張無形網絡,經過密集的團隊運作,更將凝聚為一股力量,合力投身社區公益。
樂活營結束後,勇奪第一名的小組,提出「山腰上的小樂活(佛)」計畫,希望結合張老師基金會的資源,培訓一批退休老人去關心原住民孩子,既提升老人的生活價值,孩子也能得到關愛。
第二名的小組提出「樂活小廚師」計畫,要教導國小學生有機飲食、樂活的概念,趁著家長日的機會,邀請廚師到現場,帶著孩子及家長一起示範生機料理。
「別忘了任務在身喔!」活動執行長王文華大聲提醒,樂活營只是第一步,營隊結束,才是每組展露身手的開始。一個月以後,趨勢科技基金會將舉辦一場餐宴,邀請所有的樂活小組,報告執行的進度、落實到社區後的成效等。
「我們希望貢獻專長,而不只是拿錢救濟」,陳怡蓁強調,「每一位都是種子,也是白老鼠」,就當作一場大實驗吧。
團隊運作 投身社區公益
回溯這一場大實驗的由來,其實正是張明正和陳怡蓁兩人的生命轉折,也可以說他們親自體驗了樂活的影響。
去年從掌管行銷和全球人事的角色,退為擔任文化長,陳怡蓁逐步轉換生活節奏。一直在奔波飛行忙碌的她,學習放慢腳步,不管是打快速度的網球、還是練緩慢的瑜珈,透過剎那的放空,更深切貼近真實的自我。
張明正也在去年,卸下執行長職位,加入陳怡蓁的步伐,嘗試有機食物、練習打坐,學著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
「生活開始往內彎了」,張明正說,過去的生活、價值觀盡是對外反應,現在則開始靜心思考,下半人生要幹嘛;過去忙著賺錢的他,現在才赫然發現,錢竟然比賺錢難。
剛好,今年5月底,全心實踐樂活的王文華,應邀到趨勢科技演講,三人暢聊一番,拼出了一幅夢想圖樣,樂活種子計畫於焉誕生。
其實樂活也呼應了趨勢的經營理念。陳怡蓁表示,趨勢科技常鼓勵員工have fun(找樂子)、be yourself(做自己),追求工作和生活平衡,不就是「樂活」嗎,也因此,她希望能把公司既有文化,往外傳遞到社會上、發揮影響力。
何況,樂活已是一股全球趨勢,趨勢既然標榜為全球化企業,自然不落人後,也希望藉此凝聚員工認同、提升向心力。
回歸產業面,陳怡蓁也認為,樂活是一種新的產業趨勢,眼看太陽能、環保產業漸受重視,美國的福特汽車日本的豐田汽車,紛紛推出油電混和車,雖然只是微小開端,卻有越來越多企業起身加入。
尤其,走過大量製造的時代,台灣必須脫離OEM角色、尋找小而精緻的道路,才能找到自己的競爭力。陳怡蓁相信,融合環保概念、站穩利基的產品,很可能就是台灣的未來出路。
回首大半人生,這對併肩作戰、打造全球第三大防毒軟體企業的夫妻,決定再度攜手,發揮同一股創業精神、奔向樂活。樂活種子計畫是第一步、順道試探水溫,不管如何,50位樂活種子已然裝備上路了,涉足全新「市場」,能否「創業」成功,值得拭目以待。
【2006/09/0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