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富華 「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是個令管理階層又愛又恨的管理名詞。近幾年,「精益生產」逐漸成為台灣企業未來營運與發展的助力,但也有一些企業因為引進這個管理模式,而陷於發展瓶頸,令人不禁思考:為什麼一個好的管理模式會造成如此的現象? 這個問題,可以從企業導入這套管理模式的「動機」、「導入方式」兩個方向切入。首先,就動機而言,一般可分為「主動」與「被動」二大類。ARC顧問集團 2004年10月發表的「ARC策略」一文提到,2004年,有36%的美國企業與70%的英國企業,將「精益」思維視為未來企業發展的主要提升方法。再從供應鏈的角度來思考,這代表合作的供應商亦將同步應用此一管理模式,以確保合作的夥伴關係。 所以,企業經營者若以不得不配合或做做樣子的心態,導入精益生產管理模式,必然會失敗,同時會損失一個重要客戶,甚或導致企業無法繼續經營的嚴重後果。 企業「主動」導入「精益生產」,主要是想藉此提升企業在「彈性」、「品質」、「供應鏈」與「持續改善」這四大面向的水準。精益生產可為企業帶來以下可衡量的效益: 1.平均交貨時間縮短。 2.生產時間縮短。 3.庫存及在製品周轉率提高。 4.間接製造費用與品質成本降低。 5.毛利率提升。 6.產品品質水準提升。 7.生產整備時間減少。 8.流程延遲時間下降。 9.庫存量下降。 10.設備移動率提升。 11.整體競爭力提升。 此效益成果有助於企業跳脫現有的紅海戰場,進而開拓新的藍海戰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戴爾電腦L。戴爾造就了電腦自組平台,給予消費者最大的選擇彈性,這其中包含:20秒的訂單下單流程、90分鐘的物料供應系統、7小時的生產製造與1.5天的實體配送,達到三天交貨的標竿,讓競爭者望塵莫及。此外,也成就了不可思議的七小時庫存,將成本降到最低,把「精益」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由上述可知,精益生產對企業有實質的幫助,然而,台灣企業成功導入案例並不多,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依據CPC顧問群多年來的導入經驗,發現問題在於「速成」的心態 。國外企業成功導入精益生產的時程,大致上規劃在五到七年之間,而台灣企業都希望能在三年內完成,甚或一年內。 如此的思考模式,會讓「精益生產」的兩個最主要的精神:「基礎扎根」與「文化塑造」,無法生根,而僅著重於制度模式的仿製,最後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而非助力。 任何管理制度與模式的導入,最重要的關鍵是,將其精神深植於企業文化。以精益生產來說,「挑毛病的文化」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精神,但有多少企業的員工可以馬上就接受這樣的想法與理念,而不會產生排斥?經營者雖深刻體認新的管理模式可以帶來效益,但想到要長時間的基礎扎根與文化塑造,便怯步不前。 如此的愛恨糾葛必然會持續上演,成功只留給有毅力的人,只有一步一腳印,不斷地持續改善,企業才能永續經營。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師) 【2006/09/10 經濟日報】 |
2006年9月10日 星期日
拋棄速成心態 精益生產發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