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日 星期六

好書導讀》科技大未來

■ 洪明洲
書名:遇見五種未來科技
作者:喬.巴克、考特.艾瑞克森
出版:臉譜
如果這個世界是在不知名的渾沌不明下演化,你會以怎樣的態度看待未來?
答案很清楚,如果未來是渾沌的,我們會任由此一渾沌力量「擺布」──看天吃飯。
當然,人們對於形塑未來的力量不全然「渾沌」,人類不斷探求大自然的知識,對於環境運行變化的原理與軌跡已有相當的理解,我們除了能因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等自然規律外,也能改變大自然的規律,讓每一天都是春天,都是我們想過的好日子。
相對於大自然,人類的力量其實非常渺小,但是科技給予人類掙脫大自然限制的龐大力量。不管是因應或改變大自然,我們藉助科技擴展自我的微弱力量。「科技」是什麼?它就是改變,它是使夢想成真的一種能力。
談到「改變」,人類並非都是藉由科技力量來達成改變,真正驅動改變的是意識力量,而非科技力量。美國賓州的艾米許(Amish)至今過著不用電力而與世隔絕的生活,它說明──即使活在科技文明最發達的地方,若不想有所改變,科技也奈何不了我們。
不過,人的意識或認知受社會潮流影響,如果整體社會在改變,單獨個人很難置身事外,他會隨之改變。所以,「改變」是人的意識力量與社會力量交互促成的,當社會在改變,每個人對「過不一樣日子」的期望會增加,改變就會發生。
科技生態
科技是促使我們期望「過不一樣日子」的主要驅力,它的影響卻是繞過「生態系統」發揮出來。當科技形成生態系統,它就是本書所說的「科技生態」(TechnEcolo-gy),它打破自然力量帶來的均衡,跳脫自然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它所形塑的建設會構成社會體制的一部分,推動人們不得不接受它帶來的改變。
我們最熟悉的「科技形塑未來」,莫過於「汽車生態系統」。車輛的動力科技驅使社會形塑許多基於車輛行駛的周邊建設:馬路、修繕服務、交通資訊……,這些構成「生態系統」,我們在這系統下,不知不覺地買車、開車、愛車、依賴車……。不同於生物演化系統,此種生態系統好似人類「預先設計好」的系統,只要人們想過「不一樣」生活,就能運用科技,打造我們想要的力量,形塑我們要的未來,生活也就因此改變。
未來我們如何形塑哪些「不一樣」的生活呢?本書依據「科技生態系統」,設想若干「預先設計好」的生活模式,先讓我們來一段「未來之旅」的探訪。
科技地圖
關於未來趨勢,本書提供最多、最完整的有關於科技基礎的預測。許多「未來學」專家的功力只能針對少數科技發展,例如,只就機械人、電子商務、基因改造………等專業,從事預測。本書解說科技如何形塑未來,避談艱澀的科技發展,而將許多科技聚合為「五大領域」,建構一幅能布局未來的「科技地圖」,讓讀者按圖索驥,找出科技形塑出的最可能發生的未來。
本書不談類似奈米、資訊、基因等科學主題上的科技,所有科技都從「用途目的」重新檢視,再予以分類,作者得出的「五大領域」是──
超級:更好、更大、更快、和更強的科技領域。
極限:透過方法與製程的改良,以節約資源的科技領域。
地方:能由當地直接供應的科技領域。
自然:從大自然滋生的科技領域。
人文:人類心智所創造的科技領域。
上述「五大領域」涵蓋很完整的科技趨勢,從這樣的分類可以看出作者對科技持廣泛、宏觀的看法,科技不僅限於物質,它還有人文(非物質)的部分。作者介紹各領域科技時,不局限於科學意義與功能,而用生態角度來確認科技的發展方向,並從解答以下四個問題中,為五大領域各別提出發展的準則:
該領域對「物資資源」的態度是什麼?
該領域對「科學和技術」有何看法?
該領域如何看待「它和大自然之間的關係」?
該領域對「工作和休閒」有何看法?
情境模擬
本書介紹各科技領域的概念與準則後,會列舉每一科技領域的專家,以及正在發展的相關科技,讓我們切確掌握科技進展狀況。不過本書最精采的是:它為每一科技領域所作的未來「情境模擬」。
「情境模擬」是皇家荷蘭蜆殼石油公司1970年代發展的策略規劃方法,把未來分為少數幾種替代性的未來,或稱之「情境預演」。其論點是──未來發展會循著某種主宰性動因而出現幾種可能變化,因此,我們必須為這些可能發生的情境建立「預警訊號」,預作準備。
為了深入瞭解「情境預演」的意義或訊號,通常會以「故事」形式描述所預演的未來情境,作者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五大科技領域都有個別的生動、有趣故事,讓我們彷若「回到未來」。缺乏科技背景的讀者,可以用閱讀科幻小說的心情來體驗真實的未來,我相信這些都是目前社會正在蘊釀的情境,「預演」讓我們先到「未來」探訪,然後思考:如果未來是如此,目前我應該做哪些準備?
(作者是台大工商管理系教授, 本文為推薦序)
【2006/05/2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