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秋霜 文化創意產業潮流,助長台灣美學大行其道,阿嬤的紅花布、原住民的圖騰、藺草淑女包,透過創新設計,帶來時尚新風貌;企業及政府也透過競賽和展覽,讓民眾深入體會「新台風」的文化魅力。 文化創意狂吹「台」風,顯示結合古味與時尚,將是文創產業的興起之鑰。但古早味要成新時尚,「醜小鴨要變天鵝」,最迫切需要懂產業與文創的跨領域整合高手,這也正是政府或民間推動文創產業,亟須補強的區塊。 古早味結合時尚風 最近,很多人走過金山南路與潮州街口,都不免眼睛為之一亮。路邊一家五、六坪大的小店面「新臺風」,在都市叢林中顯得別樹一格。 這家店的老闆叫張文,不久前才獲得文建會主辦的文化創意產業新秀大賽的「新秀獎」及「最佳台味獎」。 「新臺風」獲得最佳台味獎可謂實至名歸,看看店裡販售的商品,桃紅色印花布的復古沙發、古典燈罩、服飾、書包、甚至碗口外緣有條藍線的特色台灣碗盤,每件都是經過時尚創意再造,卻又都散發出濃濃台灣味。 張文指出,這家店才開了四個多月,曾吸引外國遊客訂製晚禮服,韓國女孩爭相拍照留影,還有本土立委買下桃紅色IC卡專用袋,喜氣圖騰書包則被氣質女明星相中。 張文曾待過時尚產業,早在15年前,就曾以紅花布料圖案設計陳盈潔的「海海人生」CD。做過廣告業藝術指導的他,後來回鄉從事社區營造工作,創辦花鼓文化促進會,重新審視及擷取台灣在地及多元文化元素,促成他開設「新臺風」的因緣。 台灣創意 停看聽 國立台灣美術館日前也推出「台風眼‧新台風」創意展演活動,活動內容包含台客文化新勢力研討會、文化產業展、台灣當代藝術展、裝置藝術展、傳統戲劇、懷舊影片、台灣早期常民服飾大型走秀晚會、同人誌走秀暨票選活動等。 國美館期盼藉由不同領域的藝術展演,以「台風」為主軸,讓民眾「聽見台灣的聲音、看見台灣的創意、觸摸台灣的軌跡,感受台灣的奮進」。 企業為展現對台灣文化的重視,也透過成立講座等長期方式,讓民眾有機會深入了解。「國際牌阿嬤」洪游勉,不久前才歡度90歲生日,她最近提供設立「台大洪游勉文學講座」,守護台灣文學重要作家的身影。 講座由台灣大學台文所策劃,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協辦,計劃分三年進行,邀請台灣文學界重要作家,闡述其文學創作發展的心路歷程等,初步邀請的主講者包括林文月教授、詩人弦、王文興教授等,講座後續計劃將錄製成光碟片,以提供當代及日後研究台灣文學者參考。 在各種活動的推波助瀾下,文創業者對台灣味、台灣風、台客文化、台灣美學等相關元素,愈來愈重視。 例如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任內推動「台灣紅」文創產品,曾引起文創業者共鳴,例如服裝自創品牌Shawnyi曾以「台灣紅」概念,為法國小姐設計衣服,長年定居澳洲的李琪則更進一步,在台成立「台灣紅」公司,希望把此品牌打造成台灣精品代名詞,透過國際通路,把台灣紅精品推向全球市場。 「台灣紅」行銷部經理歐陽瑜也指出,台灣紅一直存在於台灣人生活中,祭桌上的壽龜、結婚典禮的胸花、湯圓、紅蛋等,是一種台灣常民生活中喜悅、幸福的色彩及文化。 目前「台灣紅」的主題系列產品,多與台灣元素有關,例如原住民系列、河洛系列、客家系列等,應用商品範圍廣及服飾、項鍊、包包、卡片等,目前已在君悅飯店設立據點,接下來也會進駐圓山飯店,並評估在國際大城市布建「台灣紅」通路。 不過,文創業者也表示,如何讓台灣古早元素與現代設計的時尚創新手法加速整合,是台灣發展文創產業要思考的的課題。目前普遍遭遇的問題,包括專業資料庫建置不易,台灣產業外移使得材料取得不易且成本高昂,很多傳統技術快失傳,加上文創工作者普遍不熟悉商業機制,都使得傳統與時尚的結合,不易立竿見影。 尋找跨領域整合高手 曾深入台灣各地尋找不同材質及工法的張文也指出,他的設計圖對傳統工法做了些改變,有些台灣老師傅看他的設計圖,會覺得不適應,因此,他一直在尋找「工法好、脾氣合得來、又能認同設計概念的師傅」。 雖然各界擔心台灣產業空洞化,但文創業者卻認為,台灣若能擅用傳統產業及工藝的製作與技法,結合創新時尚概念,轉個彎,成為新產品,「醜小鴨是會變天鵝的」;關鍵在於,台灣是否有能夠整合產業與文創的跨領域高手?這正是政府或民間推動文創產業時,最急須補強的區塊。 【2006/05/15 經濟日報】 |
2006年5月15日 星期一
創意管理》價值加分 古意巧添時尚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