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4日 星期日

哈佛個案》現場討論

■ 陳珮馨
第三場的「哈佛個案在台大」研討會,氣氛非常特別,最詭異的是,不像前幾場事先用郵件傳給學員個案內容,供閱讀準備,只見每一位參與學員神情緊張、匆匆奔進教室,趕忙挑選位置坐下,但桌上依舊看不到任何資料。
原來,個案主持人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湯明哲,事先宣布這一場研討會將「準時開始」,任何人一旦遲到了,將謝絕入場。怪不得大家趕得氣喘吁吁,拼了老命也要準時抵達。
晚上七點鐘,湯明哲準時發下個案內容,請大家當場閱讀。等所有人都讀完了,湯明哲要大家思考一分鐘,便得立刻表態到底「接不接單」?
幾乎沒有喘息時間,大家硬著頭皮,在紙上寫下「接」或「不接」,高高舉起。湯明哲也立刻邀請兩方人馬,分別談談選邊站的理由。
反對接單可能流失高階市場
支持「不接單」的學員,隨即列出長篇大論。不少人認為,ED公司應該選擇保守的策略,在既有的客戶基礎上、好好培養實力,不要貿然接單徒增風險,尤其連資深工程部主任譚託比都表明,ED沒有足夠的工程師人力,何必一定要硬吞下大筆訂單。
也有學員分析,保險公司屬於低利潤的產業,ED應該要鎖定更高利潤的客戶市場,不要力氣在低階市場,何況目前ED仍處在領先地位,更要把握機會在既有市場打好基礎。
何況,財務長蘿絲已提出財務上的疑慮,一旦燒錢的速度過快,ED很可能支撐不久。加上,ED過去的客戶都是製造業,保險業是第一家服務業客戶,對於自己要的系統,也沒有很清楚,恐怕合作過程會一改再改,一旦接單忙了一年、一年半,早就被競爭對手超前了。
因此,不少人建議,才創立兩年的ED應該安內優於攘外,努力在現有基礎上發展,等到十年後,公司的營運規模夠大了,再積極往外拓展。
贊成接單持續銷售套牢客戶
另外一半贊成「接單」的學員,則舉出不同意見。有人回到ED公司的產品特性,認為文件系統強調溝通的功能,不同產業的差異影響不大,多元拓展市場應是可行策略。
其次,ED過去接觸的客戶群,都不是把文件產品視為必要工具,但是保險公司絕對是文件密集的產業,所有文件都採全球標準化,更應該列入ED極力爭取的對象。加上保險產業特性保守,如果有一家率先運用成功,其他家保險公司一定會陸續跟進。
軟體公司本身的特性,也是衡量之一。唯有靠著持續銷售,才能磨練產品的品質;接單本身,也是軟體公司套牢客戶的方法,只要推出一套產品,客戶以後一旦牽涉系統維護、更新,很自然就會回頭求助。這一次的接單機會,剛好是靠人際關係進來,背後有強大的信任基礎,更是極好的交易起點。
換個角度策略出擊接單轉包
眼看全場辯論不休,各方理由都能列出一長串。湯明哲適時現身圓場,他款款道出ED公司的下一步發展,現實情境中,ED公司總經理決定接單,但旋即轉包給其他公司,但是並沒有帶進任何獲利。
直到1994年時,新任的總經理上台,他轉換不同的思考策略,首先展開市場調查,找出到底哪些客戶、願意花大錢購買產品,很快就發現,製藥公司的法務部門有極大的產品需求,因為任一項產品保固期都長達17年,於是他直接去找法務部門的律師群,也就是「最能看出ED產品價值」的一群人,把產品賣給對方。
原來,公司的「策略」為何,絕對比「接不接單」還要重要。CEO必須先想清楚,公司的策略是什麼,否則就像是開一部計程車,路邊一有人招手,就隨即停下載客,完全不假思索。
【2006/05/1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