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8日 星期二

編輯檯觀點》IPO 不再是一條高速路

【經濟日報/黃昭勇】
數位相機大廠普立爾賣給鴻海、新竹商銀嫁入渣打銀行、綠點每股109元併到捷普,以及日月光初步同意私募基金業者凱雷2,100 億元的收購提議。
一樁樁令人目不暇給的併購下市案,有人振奮,說是台灣企業深受國際肯定;但也有人唱衰,說這不是根留台灣的表現。不論怎麼看,都凸顯了當個上市上櫃公司的董事長,不再是台灣大老闆的最愛。
從有限的資金創業、白手起家,企業慢慢打開市場與產業知名度,接著就是要設法讓股票上市(IPO),透過資本市場的支持,籌措雄厚的資金、吸引人才加入,企業開始進入產業競爭的高速公路。
這樣的策略,在由貧轉富的民生產業發展年代,與科技改變世界的90年代,完全是行得通的方向。但是到了全球無國界的網路時代,產業界「第一賺錢、第二倖存、第三淘汰」的現實環境,僅僅是IPO的高速公路,已經無法讓企業可以安心地駕駛。
24小時不打烊的金融市場變化與企業資訊,透過網際網路傳遞,任何一家企業的經營策略、財務能力,都被競爭對手看光光,任何一個資訊落差所造成的價差已經不存在。
譬如,艾克爾的財報須重編,競爭對手日月光第一時間就要做出決策因應;美光打算新建一座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廠,台灣的南亞科技、力晶半導體、茂德等,經營階層馬上就開會決定市場策略,究竟是要跟進蓋廠競爭,還是尋找合作夥伴突圍?
尤其,恩龍弊案引發美國通過沙賓法案加強上市公司管理,台灣即將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制度等,都讓企業IPO的成本墊高,誘因卻下降。
根據美國那斯達克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美國本土公司上市費用約占融資額的7%~8%,台灣等非美國本土企業去那斯達克掛牌的費用還要高一點,主要是會計師和律師的費用,以及境內顧問費用更高。
香港這個近來台商高度青睞的市場,IPO費用也不便宜。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主要成本包括:保薦人顧問費港幣100萬至200萬元;上市顧問費港幣120萬至150萬元;公司法律顧問費港幣130萬至150萬港元。三項合計,就約需港幣1,000萬元。
另外,企業上市後,每年的維持費用,小公司要港幣100多萬元,大公司需要港幣兩、三百萬元。
在台灣IPO的成本雖相對美國、香港便宜,但長期以來本益比偏低,再加上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影響,科技廠商透過股票分紅價差來留住人才的機制不再,維持IPO的誘因就更低了。
IPO不再是企業競爭的高速公路了嗎?或許是,但是IPO這條高速公路的規矩愈來愈多,速限下降還會塞車,卻讓企業老闆愈來愈難耐。
有句俗語說得好:水清則無魚。當IPO主管機關背後的政府管制愈來愈多,企業愈來愈難從IPO中獲利,要維持IPO,還是乾脆下市,就成為企業主的新選擇。
這又回到一個老問題,管理應該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合理?現行的IPO管理制度越趨嚴苛,提供給IPO企業的幫助卻逐年降低。當同樣可以提供助力的選擇出現,企業IPO的弊可能多於利,大老闆選擇下市是一個合理的行為。
在這一股反IPO的浪頭上,如何保障股東權益的同時,又可保有企業決策的彈性,恐怕是主管機關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才不會讓這股浪頭變成潮流;一旦成為潮流,台灣的千家上市櫃企業恐怕就一去不復返了。
(作者是經濟日報證券組召集人)
【2006/11/2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