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林芬慧、張莉莉】 網際網路與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使OOPS這樣新型態的非營利組織網站,可藉由網路組織全世界的華人義工,參與者透過網路進行協同合作,成果不只呈現在網路,也能即時迅速而廣泛的傳播。具體展現了非營利組織,不再只是聯繫宣傳的工具,更可以利用網路創新經營模式,展現成效。 Web2.0創造新的可能Web 2.0的時代,「網路」提供許多創新的可能性,也創造了深刻的社會意義:網際網路與社會軟體(如新聞討論組、即時通訊、電子郵件、部落格、wiki)孕育出的虛擬學習社群與知識創造社群,可以產生顛覆性創新,如螞蟻雄兵般的發生撼動。 網路社群 一呼百諾 像MIT開放課程,讓全世界可以看到MIT的課程與教授上課的內容。OOPS藉由網路號召全球華人義工協同翻譯,並同時學習MIT的課程。 OOPS的目標是延續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計畫,推動「知識共享運動」,並堅持參與者有平等的參與及學習的權利,所以任何人均可認養翻譯課程。 但是這個模式也受到許多的質疑與挑戰;網路義工在討論版上持續回應提問和質疑,也因此翻譯義工的基本理念越來越清晰,進而建構出共識。 年輕領導 熱血管理 從OOPS目前的翻譯成果、規模及影響力來看,這樣的翻譯模式的確是可行的,也有良好的翻譯品質,因此形成另一類型的網路新社會運動,這可能是麻省理工學院在推動開放式課程計畫始料未及的發展。 開放資源(Open Source)的社群領導人通常具有年輕、熱情、有感染力和號召力、為理想而奉獻的特質。 年輕的朱學恆也有一套獨特的領導風格,他認為新時代的NPO管理模式,應該是由義工提出自己的目標、自行組織資源或團隊及執行。領導人不是去管人,而是幫他們調度資源,整合資源;如果義工能力不及時,再由行政中心支援;如果還是不行,就向大眾尋求資源,讓有能力的人來解決。雖然執行起來未必容易,朱學恆也憑他的創意和熱情在實踐他的理念。 非營利組織 新模式 非營利組織(NPO)經常面臨資源或人力不足的窘境;但是OOPS充分利用網路的特質,讓世界各地的義工都可參與或貢獻,創造了新型態的網路NPO模式。 朱學恆認為,每個人最有價值的資產是其「專業能力」,OOPS希望大眾「捐出專業」,網站上列舉義工可參與的事項及工作說明,由網友認養,讓「人人可參與」,有參與就有歸屬感,自然就有貢獻,擴大了組織的能量。 而且網路自動紀錄的功能,使得「人人有貢獻」。網友只要點選瀏覽,就會留下紀錄,這些紀錄也代表網友的認同,可鼓舞義工的參與士氣,增加義工的自我價值感,這些紀錄會有效提升社會大眾及募款對象的認同。 在Web 2.0的時代,可以造就人人有貢獻的網路社群,人人均可參與非營利組織,對非營利事業組織的經營,OOPS的案例可為啟示。 (作者是中山大學資管系教授、資管系碩士生,李小芬整理) 【2006/11/26 經濟日報】 |
2006年11月26日 星期日
專家分析》不為營利 貢獻就是成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