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9日 星期三

練兵大陸 不能光靠台灣味

【經濟日報/林育新】
連鎖加盟市場日趨飽和,業者紛紛向海外探路。專家認為,以中國大陸作為品牌國際化的練兵場,不失為一個捷徑。
五年前,帶著十多年兒童英語教學經驗,吉的堡董事長王國安以上海為軸心,設立總部,再以同心圓方式漸漸擴張到其他城市,經營多年有成。
同時擔任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的王國安,日前在一場國際連鎖經營高峰論壇中指出,台灣連鎖產業在大陸發展空間很大,但是「台商登陸首先要克服水土不服的問題。儘管擁有同文同種的優勢,大陸與台灣市場仍有區域差異,不能全盤移植台灣經驗。」
台灣經驗 不能全盤複製
王國安指出,台商的市場先覺眼光很強。早期,連鎖品牌大都以食品、餐飲為主,元祖、仙蹤林泡沫紅茶等先行者,在經濟成長快速的上海等大城市,迎合當地人的口味,以優質商品擄獲人心。例如,在台灣,以產銷麻糬為主的元祖,到大陸發展後,根據當地的消費習性,改為發展禮盒市場,成為當地烘焙業的佼佼者。
經過多年的耕耘,在大陸成功發展的台灣連鎖品牌超過100多家,開店總數超過2萬。「大陸市場的容量,讓台商企業極有可能發展為國際化連鎖品牌」,王國安認為台商要邁向國際化,大陸是必經之路。
潛入市場 伺機行動
台灣連鎖業的發展優勢在於創新、擅於掌握市場先機,成為行業標竿。王國安舉例,像天福茗茶站耕耘大陸市場十餘年,展店400多家,已經成為「高級茶葉」的代名詞;24小時不打烊的永和豆漿,以中西合璧的餐點,風靡大陸,大陸人想喝豆漿,就想到永和豆漿。
因此,台灣連鎖品牌前進大陸,初期可複製台灣經驗。但全盤移植台灣經驗是行不通的。
就在大陸封閉、自我孤立時,台商不斷吸收、學習美、日的新商業模式,累積豐富的加盟管理、市場行銷經驗。王國安建議,台灣連鎖業者可善用這些國際資源,以顧問的角色,輔導當地業者,先在大陸市場探路,等瞭解市場特性後,才開始在大陸連鎖市場布局,可降低風險,提高成功的機會。
弘爺早餐集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以台灣經營早點20多年的經驗,為江西省南昌市「早餐工程」提供經營顧問服務,進而引進台灣的早餐品種,雙方共享獲利。
弘爺總經理江天賜形容,台商和大陸的關係,就像男女朋友,先交往看看,再考慮要不要共結連理,該公司日後不排除跨入大陸市場。
台灣連鎖業進軍大陸,也可採取「先潛入市場,伺機行動」的模式。台灣規模最大的旅行社東南旅行社,2002年前進上海,由90年代初期即在大陸打拚的林玉珍擔任總經理。林玉珍形容自己當年不知天高地厚大,帶著三箱行李就到大陸打天下。做了三個月個的市場調查,她發現大陸旅遊業尚未普及,政府也管控嚴密,於是先從服飾業著手,等待進軍旅行業的良機。
王國安也以王品台塑牛排為例,王品先在大陸試探三年,和當地同業合作投資,調查大陸市場消費習慣、通路,深入瞭解後,才自行展店。
善用台灣味優勢
台灣連鎖加盟業搶攻大陸市場,在地化固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台灣味」也是一項可以善加利用的優勢。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秘書長李培芬表示,台灣連鎖品牌可以靠「台灣味」走遍全世界,「前提是要找出具有台灣特色的東西,例如印度餐以咖哩名揚國際,台灣有什麼獨特的東西能吸引世界呢?」
王國安認為,「台灣小吃」是台灣連鎖品牌的下一個利基。他端出數據,去年來台大陸觀光客高達17萬人次,其中15萬人次到過士林夜市,可見台灣小吃受到觀光客普遍喜愛。
目前台商在大陸已具備一定實戰經驗,累積豐富的品牌、行銷、技術等know-how。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在上海成立「台灣連鎖加盟產業商務中心」,提供大陸市場分析,了解台商在大陸發展的問題,並集結台灣企業的力量到有潛力的城市共同開拓事業。可以預見,登陸的台灣連鎖品牌將愈來愈多。
從服裝業跨回旅行業,林玉珍曾被問到在大陸經營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她勉勵台灣人不要怕困難,而是要問機會在哪裡,「踏出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一定會碰到很多困難,自信地掌握自己的優勢和價值,才是決勝的關鍵。」
【2006/11/2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