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30日 星期四

管理精義》精實挑戰 從人開始

【經濟日報/林育新】
萬事皆在人,因此產品生產之前必須先造人,是豐田精實生產的核心概念。
在中國大陸引進這套理念的精益企業中國管理諮詢公司總裁趙克強,希望透過國外專家和書籍等資源,把歐美、日本先進的精實管理經驗帶給華人,協助華人企業在全球化洪流中立足。
精實的目的是減少浪費,但趙克強指出,精實管理不只是技術和管理的工具,更強調人的力量。
人也是精實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一般誤以為,精實生產就是減少人力,以降低成本。趙克強指出,精實不是裁員,而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整個生產過程的最大回報。例如原來十個人的工作,現在只要七個人就可以完成,可以安排其他三個人負責會增加企業價值的工作。
例如,可從原本的團隊挑選有經驗的員工去發掘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工廠設備維護或加強客戶服務等,「不能為企業增加價值的員工遲早會離開,並不是實施精實管理造成的。」
中國大陸製造商大都大規模生產,以備客戶不時之需,因此必須快速添置新的廠房設備,對員工培訓也要求不高,短時間即投入生產。不過,趙克強點出現實面,大陸廠商如果跳脫不出量產迷思,將很難轉型。
因為過度依賴海外市場,一旦先進國家經濟衰退,低成本國家製造業發展就會受限,「所以提高生產效率變得極為重要」。
只著重生產效率提升是不夠的,必須企業總動員,由領導人帶領員工一起改善問題。趙克強最近的翻譯著作「金礦」,以故事手法敘述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導入精實生產後轉虧為盈。值得注意的是,該企業實施精實生產,一開始就把人資部門納入討論,「因為沒有員工的配合,精實生產很難推行下去」,趙克強說,畢竟發號司令的是主管,執行的是員工,若員工沒有正確的認知,一切空談。
趙克強這次應中國生產力中心之邀來台授課。他憂心,大陸台商,大多採用傳統大量生產製造的模式,一旦優勢不再,下一步該怎麼走?因此,他此行最大目的,是希望讓台灣的經營者重新認識精實管理,並且下定決心推動,才能達到上行下效的風氣。
精實生產是企業的一場長征,持之以恆,不斷發掘問題,解決問題,執行改善,才是真正實踐精實的理念。
【2006/11/3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