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9日 星期二

薛琦經濟觀》國家競爭力指標有用嗎?

薛琦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自從1989年公布國家競爭力年報以來,引起廣泛重視。其後有不少機構業陸續發佈類似的競爭力評比資料。台灣在各機構所發布的數字中差異很大。這些評比有用嗎?
以去年為例,台灣獲評最好的是世界經濟論壇(WEF),以及在香港的「投資環境風險評比」(BERI)均列第五名,尤其前者包括117個國家,能得此成績頗屬不易。但其他評比結果就不一定這麼好,譬如IMD評為11名,還是不錯;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第19名;聯合國貿易及發展委員會(UNCTAD)第21名;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排名第26名。那一個指標最正確?該選那一個?前個問題不好答,後個問題答案不難找,政府經建單位一定選台灣排名在前的WEF及BERI指標,但這有意義嗎?
其實早在1996年政府為提升IMD的競爭力排名,還特別成立了「行政院提升國家競爭力行動小組」,責成各部會就各自主管業務項目提出改進目標與措施,期望能在2000年前擠進前10名。這項工作有些成果,可惜後來碰上亞洲金融風暴,名次又下滑。如果早知道後來有個WEF新指標,而且台灣一下子就跳到第五名,那麼當時也不必那麼費勁了。當行政院的「行動小組」成立後,為慎重其事還邀請IMD的Garelli教授來台指導。他說了兩件很有意義的事:一、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如此重視他們的報告;二、政府不必太刻意強調整體競爭力排名,但各細類、細項競爭力指標的排名或升降才是重點,可做政府施政的參考。
如果細項指標是重點,那麼在這麼多評比報告中,台灣共同的弱項在那裡?答案不難猜,凡涉及與政府施政有關的項目,表現都不好,如政府效能、合約與紀律、政策一致性、社會安定、財政赤字‧吸引外資環境、投資人保護等。反觀競爭力中的強項都是與企業效果或技術有關。譬如,WEF給台灣總得分很高是因為在「技術」項上台灣居全球第三,這又與台灣強大的資訊產業與通信建設,以及每人在美獲得專利數居前有關。
在各評比機構中,BERI發布的數字頗值得玩味。台灣在這項評比中一直位居前五名左右,與台灣近年來國內外企業的感受頗有距離,尤其世銀9月7日公布的全球「經商」報告,台灣在175個經濟體中名列47,差距很大。同一報告中,中國大陸雖然名列93,但近年來國內投資強勁,占GDP比重超過四成,又對外資很有吸引力,去年達603億美元,居新興經濟首位,顯然也不對稱。
同樣情形也出現在WEF的成長競爭力(GCI)評比中,中國大陸排名49,與近年的經濟成長率維持在8~9%,也令人不解。有學者認為GCI指的成長是自己跟自己比,由於中國成長率已經很高,不易有更高的成長,所以評比不高是合理的。
細查WEF的定義,國家成長競爭力指標是綜合了一個國家決定其生產力及維持其經濟繁榮的諸多,政策及制度環境因素指標。因此,GCI排名居前的都是生產力高,所得與生活水準也高的國家。至於金磚四國(BRIC)的排名都在中後段(印度50、巴西65、俄羅斯75)。綜合看來, GCI排名說明了兩件事:一、中國大陸經濟長期持續成長須不斷調整其政策與制度;二、台灣過去成長表現優越,未來成長基礎也看好,當前的疲態應有解決方法。
這就回到重點了。面對紛然雜陳的競爭力報告,實不宜先有立場,再做選讀。這些競爭力指標就像每個人的年度健檢報告。有些檢查告訴我們身體狀況大致良好,甚至長期如此。但不要高興,所有的健檢報告都明白指出我們的身體有那些地方可能有問題,或已有問題,要立即就醫。這才是健檢目的。決策者若不及此,那有沒有這些報告也無關重要了。
(作者是金融研訓院院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