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冲 近日應邀在廈門舉行之海峽西岸經濟論壇演講,停留二日,發現在廈門公眾場合,常見「請講普通話,請寫規範字」的標語。請教之餘,果不其然,係要求民眾在公共場合使用共通可懂的語言,書寫時則採用官方規定之簡體字,切勿自創怪字,平添爭議。中庸有云:「今天下,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但是「語同音」一直是不易達到的理想,會有「請講普通話」的宣導自不足為怪(20年前,新加坡亦有Speak Mandarin, it helps之標語);但是3,000年後,居然仍有「書同文」的呼籲,恐令秦始皇感到困惑與不安。之後在由香港回程的飛機上,看到國內報紙一段有關國小閩南語教材常見怪字與罕字造成學習困擾,將於明年4月因編譯館審定完成教科書後不再受詬病之報導。 猛然想起1979年時曾應德國友人之邀,共同驅車前往名城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以下簡稱史堡)一遊,該城只能以特殊形容,地處法、德邊界,又近瑞士,其機場是歐洲唯一下機後有三條通道,分別辦理三國入境手續者,故又被暱稱為歐洲機場,是目前歐洲議會所在地,更是作家都德名著「最後的一課」的發生地。該故事在早期台灣的小學課本中均有列入,係敘述一位小朋友「小法蘭茲」在1870年普法戰爭後,因遭德國占領,停上法文課改上德文課的一幕。其實據造訪當時之了解,在歷史上,史堡所屬的Alasace省曾為自治邦,又歷經德、法輪流統治,學生所習語文∕言也一再改換,據說二次大戰前當地人曾有四次更換國籍之紀錄。不過,說也奇怪,當地人之服裝、飲食(尤其是豬腳酸菜Eisbein mit Sauerkraut)都是德國風味,而所說方言,基本上亦是德「語」(或應該說是古式德語),當地人學德「文」比學法文更具優勢。不過,在感情上當地人大致上是親法排德,同行之德國友人感受頗深,事後查證有關風土人情的旅遊手冊亦證明此說不誣。 反觀台灣,早年曾推行國語運動,實際上就是一種「語同音」的努力,粗具成效。其後因政治、社會、文化等因素,本土意識覺醒,乃有母語教學之議,2003年教育部於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將鄉土語言列為一貫課程中之新興科目,期望由自我、家庭、學校為學習母語之基礎,進而發展至社區、網路世界。至於所謂鄉土語言,則係指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語,其他方言則暫未列入。考察先民提倡「書同文」之時代,其實只是秦併六國之後,「罷其不與秦文合者」,使文字書寫體大致統一,三千載於斯。 至於大陸近來宣導所謂「請用規範字」,應該是大力推行簡體字的後遺症,不無咎由自取之嫌。但在「語同音」方面,鑒於數千種方言存在於幅員廣大的境內,為凝合內聚力,提倡普通話(Common language即共通話語),亦是必然的選擇。新加坡當年speak Mandarin的運動,也是著眼華人社群間之溝通無礙。以台灣現狀所採之措施言,其實是惟恐特定方言漸遭遺忘而有保存文化遺產之努力,當然推動人士中應亦不乏因普通話盛行而憂心喪失本土之identity,甚至憂慮在心理上會向大陸傾斜。 不過,在史堡(甚至整個Alasace省)的實例中可以發現,「語同音」不見得就有上述的顧慮,主要關鍵因素還在思想、情感的認同。吾人不必憂慮語言與其他國家相同,就會影響台灣的內聚力;而強調台灣的獨特性,亦不必靠特定方言之教學。語言之間必然存有一種平和的競爭,英語成為世界語言,並不是因為以其為母語的人口最多,Mandarin在新加坡甚至不屬任一華人族群的方言。普通話與方言可以並存可以競爭,方言有可能成為共通語言,也可能退為「家庭語言」,但由小法蘭茲及其祖先或子孫的經驗看來,方言不必憂心其消失,反應注意方言之強勢會影響社會之內聚力。語言學習原本是一項自然的過程,鄉土語言教學用意良好,但設定各種評量指標,再加考試測驗,恐怕徒增小法蘭茲的煩惱而已。 (作者是合作金庫銀行董事長,曾任財政部次長,熟悉金融市場實務與管理) 【2006/09/19 經濟日報】 |
2006年9月19日 星期二
陳冲觀點》小法蘭茲的煩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