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1日 星期五

通路時代》文創產業 虛實並進秀創意

■ 鄭秋霜
文化創意產品不管設計再好、創意再佳,或是多有文化內涵,如果沒有通路,多半只能「養在深閨人未識」。
如何讓更多的人接觸到文創產品,成了台灣發展文創產業的當務之急,實體與線上通路雙管齊下,有如打通文創產業的「任督二脈」。
以故宮博物院日前啟動的「故宮線上精品」網站營運為例,這個線上精品購物平台,是國內博物館的首例,銷售商品與故宮實體禮品店同步。故宮希望透過這個網站進軍國際市場。
故宮 啟動線上精品
故宮指出,目前世界各大博物館都著力於開發藏品產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2004年營收6.5億美元(約新台幣221億元),其中半數來自藏品複製、紀念品開發、圖像授權及周邊商品架構而成的經濟開發。
故宮近來積極重塑形象,經由創意文化的催化,透過對國際知名品牌授權等方式,展現東方美學的新風貌,尤其全球近來掀起中國熱,故宮成立銷售網站,希望透過網路的普及無國界特性,傳播品牌價值,引爆異國文化交流與創新的火,並將龐大文化資產轉化為高經濟產業。
文化商品延伸的生活商品,透過網路創造流行的趨勢正盛行,故宮深信,網路商店已成為文化商品的重要通路,亞馬遜書店成功扭轉消費者購書習慣,就是最好例子。
有趣的是,當故宮這樣的「老店」開始搭上網路新科技,以網路銷售起家的北歐櫥窗經過長期籌備,今年元月在信義誠品一樓設立第一家旗艦店,讓北歐櫥窗的會員可以近距離感受商品,並利用「設計博物館」的概念,讓商品以藝術品般的展覽方式,呈現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北歐櫥窗 近距離秀創意
北歐櫥窗創辦人黃世嘉說,全世界已開發國家的大都市,幾乎都有生活風格設計(lifestyle design)店,這是一種消費享受,也是一種文化水準的呈現,從設立北歐櫥窗的第一天,他就希望能讓台灣人有一樣的享受,信義誠品首創將家飾、設計品放在一樓,北歐櫥窗就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
他強調,北歐的設計雖然酷,但不冷,相當實用,用開放方式展示,讓客人可以觸碰把玩。「生活用品不試用不知道感覺,所以我們不願意鎖在櫃子裡。」
不論實體或虛擬通路,文創業者普遍認為,缺乏通路的確是文創產品不易進入民眾生活的阻因,也成了發展文創產業必須克服的致命傷。
桐花祭 表現客家特色
以今年客家桐花祭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與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合作推出桐花商品旗艦店,讓民眾及外國觀光客即使沒能親自到客家村,也買得到桐花特色商品;還在台北百貨公司舉辦結合客家藝文表演的商品展售會,讓無法到客庄欣賞桐花的人,可以有一場另類的桐花體驗。
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表示,今年桐花祭以桐花特色商品為創意重點,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共串聯61家業者、221項新開發的桐花特色商品,還有全省25個行銷據點,可望為桐花祭的產業發展立下新的里程碑。
不過,對大多數小本經營或個人工作室的文創業者而言,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桐花特色商品的政府整合資源。
近來自創品牌的文創業者道時尚總經理吳靜鴻表示,台灣品牌經營困難,是因為沒有通路接觸全世界的消費者,「如果有一天大型百貨公司能設台灣文創品牌館,將有助提升台灣品牌能見度。」
小型業者 從寄賣做起
也於今年初在台北開設實體通路的「新台風」創辦人張文指出,雖然很多文創業者都想擁有自己的通路,但通路「不是10萬元、50萬元的事」,營運成敗壓力很大。
他建議,小型或個人文創業者可以從寄賣做起,真要開店也要循序漸進,衡量實力,或許可從二級戰線,慢慢向一級戰區靠攏。例如文創產品的一級戰區可能是國外觀光客、特別是日本人超愛去的台北永康街或九份,文創業者若無法一下子就進駐,可從周邊設點做起,店租等成本壓力較輕。
近來政府有心舉辦各種文化創意設計比賽,縣市政府更熱心舉辦各種文化節活動,不過,文創業者普遍建議,比賽及活動過後,若能有較長久的行銷或通路諮詢或輔導,甚至協助文創業者與通路媒合,才能使文創產品的銷售,不會隨著活動或比賽落幕而急速下滑,也只有這樣,才能凝聚文創產業的能量,可長可久發展。
【2006/04/2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