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6日 星期六

同行不忌 集結文創新勢力

■ 文/鄭秋霜
去年台灣設計師王俊隆的作品,受邀參加荷蘭楚格(Droog Design)設計團隊在米蘭家具展的展出。雖然搭上楚格順風車,直達這個全球設計競技場,王俊隆卻興起一種孤獨感,因為,「只有我的作品與楚格來參展,對提升台灣能見度效用不大。」他說。
最近王俊隆了一番功夫,促成一個年輕設計師自創品牌聯盟,目前已有五個生活風格產業自創品牌團隊或個人設計師加入,希望明後年能以團隊力量到米蘭參展,效法楚格的作法,讓世界「看見」台灣設計新勢力。
無獨有偶,今年以桐花概念設計文具驚豔德國法蘭克福展的廠商吉而好,也正規劃台灣百位設計師網站,希望結合台灣100位優良設計師,讓有創意的設計師產品可以曝光銷售。
「只有設計沒用,品牌才是最重要。」吉而好關係企業總裁侯淵棠指出,吉而好籌辦中的「100個設計師的店」,正在廣徵設計師的加入,目前已有六、七位設計師加入,加上具潛力的設計系學生,已有十幾位,未來這些設計師不見得都得採吉而好的品牌,也可擁有獨立品牌,吉而好將利用公司既有快速整合能力,協助設計師量產自己品牌商品,並透過國際買主把台灣設計師品牌推向全世界。
團結力量大 聯盟興起
這種「團結力量大」趨勢,與過去「同行相忌、同業相輕」的傳統大異其趣,凸顯在文化創意產業潮流、重視風格時代風起雲湧之際,大環境的改變,使得以往習於單兵作戰的文創界人士,也不得不轉型整合集體作戰力量,因為,他們有著自創品牌的共同夢想。
「目前想自創品牌的人,不知有多少,而且多是六年級生!」王俊隆指出,小型設計公司要永續發展,不得不朝向自行開發設計商品品牌發展,加上台灣講求lifestyle時代來臨,讓很多年輕設計師,轉而積極自創風格產業的品牌。
王俊隆說,六年級世代設計師普遍心態開放,願意與人合作,以他和設計界蘊釀組成的聯盟為例,已決定以Beau-tiful Chaos(暫譯:亂 有秩序)為題,探討台灣社會亂與秩序交錯的生活風格,並將針對這個主題推出設計作品。
王俊隆指出,目前除了他擔任設計總監的Do design公司外,The One、點石、水越等設計公司及獨立設計師張可昱都將加入此聯盟。
王俊隆表示,聯盟明年3月預計展出「亂 有秩序」作品,並出版同名書籍,論述此一現代台灣的生活風格;更希望未來團隊力量到米蘭參展,讓世界看見台灣新設計力。
「我們是有宣示意味的。」王俊隆說,加入這個聯盟的門檻,成員必須有自創品牌,且是屬於lifestyle產業的領域;他相信透過設計師的集結,「未來台灣設計界會蠻精彩的。」
王俊隆不諱言,他的聯盟構想深受楚格影響。楚格以一個荷蘭設計團體,結合了全世界150位設計師,不只共同打響品牌,也讓設計師有了發揮的舞台。楚格的操作模式、崛起策略,值得台灣學習
20年前就推動吉而好轉型重視設計的侯淵棠,如今再思考結合百位台灣設計師共同進軍國際,也是有感於在文化產業、風格世代來臨的趨勢下,台灣不能光有設計、沒有品牌。
多戲多人看 打響品牌
侯淵棠表示,吉而好十幾年前開始做品牌,近三年才開始積極品牌行銷,但光是在全世界註冊品牌、每年維持費用,對中小企業而言就是一大負擔;吉而好希望以自身經驗,協助小型設計師做出他們自己的品牌商品,帶動「多戲多人看」的效應。
侯淵棠也認為,台灣近年來從Made in Taiwan,到Design in Taiwan、Cre-ate in Taiwan,「以為只要改了Made就好,事實上要改的是Taiwan」,也就是只有台灣形象能提升,才能把台灣產品形象提升,政府應多放些心力及資源在此;尤其在全球重視文化創意產業潮流下,「一定要把文化放進去,才是長期的品牌後盾」。
曾在北歐、英國求學的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林銘煌指出,類似荷蘭楚格設計或北歐新一代年輕設計師組成的Swecode或Snowcrash等年輕團體,近年積極在國際上活動,頗獲矚目,但有時一個團體要長期維持並不容易,台灣可以學習其經驗,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出路。
林銘煌樂見台灣設計界團隊聯盟的出現,但不管什麼樣的聯盟,最有意義的是自由,最重要的是曝光,也就是要讓台灣設計師能見度提高。他建議,台灣的確應想辦法,讓設計師儘速一起到米蘭家具展曝光,好讓國際看見台灣的設計能量。
王俊隆觀察,台灣每個世代年輕人的想法會反映在不同產業(領域上),例如70年代是民歌年代,80年代有新電影浪潮,2000年代在他這個六年一班設計師眼裡,則是風格產業崛起年代。「出生在台灣經濟富裕年代的六年級設計師,註定要為風格社會貢獻心力。」
【2006/08/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