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燦 台灣創投業萌芽於1984年,經過10年摸索漸入佳境,1995年到 2000年可謂是黃金時期,創投家數從34家激增到170家,整體基金規模從新台幣187億元躍昇到1,280億元,投資績效表現也非常亮麗。惟自千禧年後,台灣創投快速大幅萎縮,連續數年淪落谷底,迄今一蹶不振。 2005年,台灣創投當年度減資金額約達新台幣72億元,是歷年來的最高紀錄,使得2005年度的創投新增資本下滑到新台幣48.7億元,創十年來最低水準,僅及1999年的16%。 2005年的創投總投資案件約513件,也是十年來最低;總投資金額約新台幣108億元,為十年來次低。大部分創投在2005年的獲利率也都偏低,全年只有九家新設創投公司,乏善可陳。 台灣創投之所以陷入寒冬困境,有幾個主要原因。其一是產業結構變化,在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後,過去台灣創投聚焦的主流產業如半導體、電子、光電等已趨成熟,新興生技、數位、軟體等產業則尚未起飛,青黃不接之際,台灣創投可以參與介入的揮灑空間有限,若干台灣創投乃轉向投資傳統產業,協助推動傳產企業轉型升級,冀能發揮附加價值,創造利基。 其二是台灣股市低迷,嚴重影響台灣創投退出獲利績效。以2005年為例,台灣只有70家企業上市櫃,為近年來掛牌家數最少的一年。 過去台灣創投著重於企業擴充期和成熟期的投資,主要獲利來源是企業上市櫃前後的股價價差。這幾年台股本益比偏低,企業上市縮水,台灣創投大受其害。海外上市固然是台灣創投可以期盼的另一個退出管道,香港和美國那斯達克近年來也成為台灣企業尋求掛牌的熱門地點,但是執行難度較高,成功案件仍然不多。 其三是台灣企業大步邁向全球化,但台灣創投未能跟進趕上,以致優質案源逐漸流失。 近年來台灣企業快速外移,或西進大陸,或遠赴歐美,國內投資相對降低,而台灣創投在資金、專業和脈絡等方面不夠國際化,所能扮演的角色與日俱減。自 2000年後,每家創投每年平均投資案件數從2000年的10.8件降到2005年的2.2件,衰退幅度高達80%。優質案源枯竭,是台灣創投發展前景的致命傷。 面對諸多橫逆,台灣創投業亟思脫胎換骨,尋求新方向,發掘新機會。有鑒於私募股權基金如日中天的氣勢,再加上相關法令修訂後允許創投資金從事企業併購或重組業務,不少台灣創投就打算轉進私募股權投資併購領域。 惟企業併購所需專業知識能力與創投差異頗大,台灣創投以往較少主導複雜案件的經驗,想要變換跑道,恐難一蹴可幾,非短期之內就能順利奏效。 西進大陸是台灣創投積極探索的另一條出路,也是台灣創投最容易跨出國門走向國際化的第一步。 拜兩岸同文同種的便利,再加上多年投資台灣企業累積的基礎,台灣創投應可扮演兩岸科技產業整合的推手,發揮穿針引線、串聯掛鉤的橋樑功能。 惟依我國現行法令,創投仍是禁止到大陸設立的負面表列行業,以致台灣創投無法正式進軍中國,坐失不少良機。這兩年,大陸本土創投快速蓬勃發展,矽谷老牌創投也紛紛揮師登陸,台灣創投原可伸展手腳的舞台空間大受擠壓,頗有時不我與的憂慮。 正當台灣創投心為之危、欲振乏力之際,報載調查局最近大舉調查創投業赴大陸投資情形,甚至以涉嫌「誘導、鼓勵、威脅」業者前赴大陸投資為由約談創投公會理事長及秘書長,引爆創投業界的「寒蟬效應」。如果報載消息屬實,寒冬加寒蟬,有若雪上加霜,台灣創投可能要冬眠一陣子了。 (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專長企業併購與證券金融) 【2006/08/23 經濟日報】 |
2006年8月23日 星期三
黃日燦看法》台灣創投面臨寒冬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