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2日 星期二

劉育東談創意》創意還不是創造力

劉育東
和西方人比起來,東方社會經常被認為是比較缺乏「創意」的民族,因此,追求創意,就成為亞洲各國向上提升、積極發展的一環。
台灣當然也不例外,甚至這兩年在韓國創意娛樂產業成功的激發下,幾乎全民動員,除了經濟部強調「數位內容創意產業」和文建會推動「文化創意」之外,學校也爭相設立各類「創意中心」並鼓勵各式「創意教學」,民間更充滿創意行銷、創意生活、創意園區,甚至連「創意文學」和「創意攝影」都出籠(試問,好的文學和攝影怎麼可能沒創意)頓時,台灣好像成了創意島嶼。
追求創意當然是一件好事,因為創意的思維和成果,永遠是人類文明最可貴的部分。然而,創意有那麼容易獲得嗎?一個民族長期缺乏創意,短短二、三年的推動,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創意人嗎?「隨手可得的創意」就是有創意嗎?
所謂創意,至少應包含兩個核心價值-「新的」與「好的」,如果是好東西、但以前已經出現過,就不是創意;即使未曾出現、品質卻不好,也絕非創意。
「新」與「好」都是見仁見智的相對概念,無法量化而又難下評斷,所以我們的問題是,什麼樣的「新」與「好」才是有創意的?
在文化藝術上,「創意」是一個比較晚出現的名詞,它與「生產力」(productivity)有關,與「新奇」(novelty)和「創新」(variation)更密切,最高境界則是「創造力」(creativity)。
任何貧窮的國度都追求高生產力,工業革命開始「大量製造」並追求「最低成本」與「最高效率」,是代表性的例子。台灣自60年代起的工業奇蹟與目前傲視全球的資訊產業,都以「生產力」為手段,思維方法與工作模式在於,全球品牌負責創新的「設計」,我們則替這些設計「代工」。
生產力最關鍵的要素是「堅持」(persistency),必須堅持控制所有變因 (criteria)、堅持降低所有變化(variation)、堅持從最短時間與最低成本的條件下,創造出具有最小誤差的最大產量,所以,堅持所得的「生產力」是十分值得尊敬的,唯一的遺憾是比較「沒創意」。
「生產力」來自如何堅持「一致」,「創造力」則來自如何堅持「變化」。創造二字意味著,「別人」已經作過的成果絕不再作、自己「先前」已經作過的絕不再作、別的「社會」、別的「文化」、甚至「歷史」上作過的任何成果,都不再重覆,這種堅持後的「新點子」,就是「創造力」的第一步。
其實,任何產品或藝術品,我們都能夠輕而易舉的在許多地方作出「改變」,「瞬間」就得到大量的「新點子」(novelty),然而,還必須通過三個階段的洗禮。
第一是「個人」,創作者必須堅持自我的創新,不斷創作、不斷挑剔、不斷再作,唯有達到自我突破的境界,才算是「個人創造力」。第二是「社會」,達到個人創造力的產物,要接受更嚴峻的考驗,被各方批評、被專家退件、被輿論拒絕,反覆提出許多個人創造性作品後,才有機會獲得「社會性創造力」。第三是「文化」與「歷史」,歷經千辛萬苦得到當代社會肯定的創造性成績,就會讓音樂家想起貝多芬、畫家想起達文西、雕塑家想起米開朗基羅、建築師想起高第,唯有堅持創造出能與歷史大師有所區隔的作品,才能成就「文化歷史創造力」。
創意和生產一樣,都需要「堅持」,是一條尋尋覓覓、永無止境的道路。我們天天追求的「創意」,無庸置疑一定是「新點子」,但會是「創新」嗎?會是「創造力」嗎?如果是,又是那一種創造力呢?
(作者是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哈佛建築設計博士,遠東國際數位建築獎召集人) 【2006/08/2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