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保澤 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抬頭下,屬於企業重要智慧財產的專利權,不僅是企業研發能力的展現,更是企業競爭的利器,企業莫不絞盡腦汁提升專利的質和量。然而,專利卸下法律包裝後,所呈現的是最原始的技術創意。因此,企業欲追求專利的質與量,應從根本做起,重視技術創意,以及催生技術創意的研發人員。 有關創意及研發人員的管理,並沒有一定的法則可循,但可藉由個案學習,以一些專利成績耀眼的標竿企業為師,從中獲得啟發及靈感。 專利意識 應全力推廣 企業渴望藉由專利質和量,累積雄厚的智慧財產,就必須將這份企圖心傳達至基層的研發人員。以鴻海為例,每年公司尾牙的重頭戲,除了抽獎,就是頒獎給多位在專利申請表現傑出的員工,由董事長郭台銘親自頒獎,並給得獎員工熱情的擁抱,一來可激勵員工士氣,二來可明確傳達公司對於專利權發展的高度重視。 近來有許多公司的管理高層在媒體專訪上,暢談公司專利布局的思維,透過媒體來傳達企業的專利權理念,不失為有效的途徑。內部發行的刊物,也是企業可以善加利用的管道。 企業經理人要把自己視為傳道者,善用每一個機會,將專利意識確實推廣到公司的每一個角落。 為了激發員工創意,有些公司為員工規劃藉由申請專利成果而達成的職涯願景,間接幫助公司提升專利的質與量,同時也留住好的人才。 院士制度 勞資雙贏 院士(Fellow)制度,就是專門針對研發人員規劃的職涯發展路徑。 藍色巨人IBM 1962年起推動院士制度,目前已產生的院士粗估逾150位。要成為IBM院士,必須對公司的專利權有顯著的貢獻。院士制度的立意雖是為了留住優秀人才,提供研發人員升遷以外的另一種選擇,但在院士制度加入衡量專利貢獻的門檻後,卻讓公司內部起了化學變化。研發人員為了追求成為院士的最高榮耀,開始重視專利權,熱中於申請專利,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擔心自己的心血結晶,被廉價轉換為公司資產,而能夠敞開心胸,勇於提出專利點子。 院士制度讓IBM在專利權獲取上獲得實質幫助,目前IBM是全美擁有最多專利權的企業,更多次打破自己所創的單一年度專利申請核可紀錄。台灣專利權取得的績優生─—台積電,也於2002年設立院士制度,算是國內的代表企業之一。 獎勵創新 未必用金錢 衡量專利貢獻的院士制度,還有助於提升專利品質。這套制度讓喜歡研究技術的人才,繼續留在研發領域,專注於技術的深度及長期發展,所創造的專利自然具有創新價值。 企業為了鼓勵員工踴躍提出專利創意,往往以高額獎金利誘。然而,聰明公司懂得利用結合點數的獎勵制度,讓員工將注意力轉移到真正的創新上,而非唯利是圖。 在IBM,員工的技術點子若能申請為專利,可以獲得三個點數,累積的點數最後會轉化為實質的金錢獎勵。若累積點數超過12點,換算的金錢報酬將倍增。 點數累積,讓員工會在心理層面上追求累積點數的成就感,暫時忘卻金錢的誘惑。此外,為專利的品質與創新價值細分高低等級,員工便會縝密思考提出創新價值高的發明,以換取較多的點數;如此,才能真正激勵研發人員追求高創新價值的專利創意。 勉勵失敗者 繼續努力 至於失敗的發明,聰明公司也不吝給予獎勵。在IBM,員工的發明即使不能申請專利,也可以得到一個點數,不但讓員工受到應有的尊重,減少挫折感,而且還可鼓勵員工為下一次的專利提案繼續努力。 結合點數的獎勵制度,等於告訴員工不管專利提案成功與否,只要辛苦付出都會受到肯定,讓他們可以不計成敗,勇於出新點子與想法。 台灣企業可從瞭解自身的企業文化開始,再從上述個案中尋找出契合點,據以發展非己莫屬的創意及研發人員管理良方。 (作者是大祿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所長,e-mail:patent@asia-ipo.com.tw) 【2006/08/22 經濟日報】 |
2006年8月22日 星期二
智慧財產》爆點子 胡蘿蔔怎麼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