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祖強 整理
在商品開發的過程中,如何運用「知識創新」,增加商品附加價值,是不可忽略的課題。
有位中小企業的老闆提到:「我看了很多談創意的書,當然其中的觀念很不錯,只不過要運用在實際流程上,還是有段距離,如何才能知識創新?」
我的建議是,從閱讀中思考,不斷的思辨,養成這樣的習慣才有助於創新。然而,很多的創新點子從無到有,過程並非如相關書籍所述,這是一個不明確的過程,是一種感受或是情境的因素,或許你說不上來,但會覺得這麼做會比較好。
這就是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在創新上的重要性。
日本松下電器在1987年開發成功家用製麵包機,就是一個例證。
1980年代初期,松下發現日本家庭對麵包的需求愈來愈普遍,推出家用製麵包機,一定會大發利市。
為了做好產品研發,松下研發人員很用心,觀察飯店師傅和傳統機器揉出來的麵糰,想了解其中的訣竅,卻不得要領。研發人員索性拜知名師傅為師,親自搓揉麵糰的體驗,讓他們發現,多了麵糰扭捻的動作,烤出來的麵包口感就好多了,這個連大師傅都說不上來的動作,讓陷於停滯的產品開發突破困境。
花王推出新洗髮產品ASIENCE,也是一例。商品開發部門一改過去把需求清單交給研發單位去執行的做法,而是在「Asian Beauty」的概念下,蒐集許多東方美女的照片,從照片中去感受女性消費者的需求,與技術研發團隊一同進行腦力激盪,思考女性消費者在使用洗髮精後,最希望表現的Asian Beauty是什麼樣的感覺,而研發出這款熱賣商品。
這樣的知識,是從情境中去發掘我們過去或在文字上看不到的know-how,找出內隱的know-why,得到知識創新的價值。我最近一直在企業推動情境式組織學習,這是基於這個理由。
(作者是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主持總裁學苑http://www.
ceolearning.org/,黃祖強整理)
【2006/08/0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