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0日 星期四

台商轉型》老爸開工廠 兒子做連鎖

■ 王家英
猜猜看,泰國現在什麼生意最熱門?答案可能是咖啡餐飲連鎖店。不論小本創業者或大企業集團,都對這個「賣品味、也賣氣氛」的行業躍躍欲試,曼谷街頭除了知名的星巴克咖啡,也多了許多本地品牌。想由微利的製造業轉型到服務業的泰國台商,更瞄準台灣咖啡連鎖品牌,企圖爭取代理授權,在泰國複製台灣小本創業市場的成功經驗。
台灣品牌 海外招商
那裡有機會,那兒就有台灣業者的足跡;7月底,泰國曼谷舉行了一場號稱東協國家最大的連鎖加盟展,總計約200家連鎖品牌和設備相關廠商參展,規模比台灣的連鎖加盟展遜色多了,業種也僅限於咖啡店、餐飲、SPA美容等。
但是,中國生產力中心和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依然分頭組團前往參觀考察,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並比照前二年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模式,在曼谷舉辦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台灣連鎖加盟品牌招商說明會,原本只有70個名額,卻擠進上百人,會後,與會的當地人士,都分頭熱切地與來自台灣的知名連鎖品牌業者洽商合作。
實力雄厚的泰國台商,更是躍躍欲試,鎖定目前台灣當紅的連鎖加盟品牌,全力爭取。乍看之下,這個有6,000多萬人、經濟穩定成長、華人撐起半邊天的東協開發中國家,是另一個台灣連鎖加盟品牌可以大展身手的國際舞台。
泰國台商 躍躍欲試
但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樣想未免太一廂情願了。」已進軍香港、紐西蘭、新馬地區的香傳國際總經理余政隆說。
他指出,調查研究環境條件、慎選合作夥伴、評估國際化的模式、建立國際化的正確心態與周全計畫、品牌資產鑑價、建立國際授權制度等,都是跨出國際化腳步之前,必須先做好的功課。簡單的說,「就是想清楚自己是誰?有何核心優勢?為什麼要國際化?如何做?」否則倉促跳入,失敗機會很大,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和信譽,也會毀於一旦。
從環境因素分析,東南亞以華人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國家,確實比較適合台灣連鎖加盟品牌前往拓展。政府支持是第一項利多,台商或僑商有意藉代理台灣連鎖加盟品牌,由製造業轉型服務業,是第二大利多。
2005年,馬來西亞政府甚至以提供馬來婦女低利創業基金,鼓勵她們加入創業加盟行列。馬來西亞華商是當地連鎖加盟市場的主力,他們一方面利用當地市場與中東回教國家的接近性,進攻這個龐大的市場,也積極引進台灣連鎖餐飲品牌,企圖豐富自己的連鎖事業商品種類和規模,並藉引進台灣品牌,提升經營水準。
掌握核心優勢
一向以觀光旅遊業為主要外匯來源的泰國,近幾年全力朝SPA中心、汽車電子、家具及蔗糖、稻米研發中心等「世界四大中心」目標推動。為此,泰國積極建設,未來二年內曼谷將完成六大捷運系統。二個月後,號稱亞洲最大的曼谷國際新機場將落成啟用,現有的國際機場將改裝為亞洲最大的展覽中心,全力推動會議展覽產業。
因應觀光業的發展,發展連鎖加盟,強化服務業,也是當前泰國經濟政策的重點之一。泰國政府已經有計劃地培養泰國廚師,將泰國料理以連鎖方式進軍國際市場,同時以優惠措施歡迎外國品牌加入拓展,連帶也吸引當地企業投資轉向,其中台商對台灣連鎖加盟品牌的興趣更高。
分析其因,長期為泰國台商EMBA課程授課的東吳大學教授沈莒達指出,除了台商對台灣本土品牌熟悉、有親切感與認同感,主要是台商到泰國投資已有二、三十年之久,他們多半從事傳統製造業及高科技產業,「在泰國的事業發展進入成熟期,擴充整合需求隨之而起。」
第二個因素是,泰國製造業的成本競爭優勢,隨著大陸崛起而降低,「早期泰國成衣出口,一件有8泰銖的利潤,現在只有7角半泰銖。」在泰國經營成衣出口20餘年的前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會長黃盛涌說,「這樣的生意如何繼續做下去?」
另一個令台商不得不正視的轉型壓力是,第二代台商,多半在歐美受過財經或企管教育,再加上多元化的社會,這些年輕的台商子弟,對於家族事業多半沒有興趣,更不想接班。
台商莊建模創立的曼谷澱粉公司生產的WAIWAI泡麵,是泰國第二大泡麵品牌,但是身為第二代的行銷總監莊達明對連鎖加盟事業興趣很濃厚;他指出,在一個有歷史、且比較大的組織中,想要實踐所學,有所改革,並不容易,再加上零售服務業比較活潑多元,所以,「希望可以逐漸朝連鎖加盟事業發展,自我發揮,也有更大的創業揮灑空間。」
同時是新建德公司負責人的黃盛涌,近年來積極了解連鎖加盟產業,並多次返台參觀連鎖加盟展,蒐集資料,最近更與部分熟識的台商,合資成立公司,計劃一口氣代理多家台灣知名而成功的連鎖加盟品牌,在泰國全力拓展。
也正因泰國台商投資轉型的需求迫切,這一次,組團赴泰國考察招商的台灣連鎖加盟業者,包括傳香飯糰、壹咖啡、85度C、弘爺早餐連鎖,以及經營麻布茶房、代官山、蛋蛋屋等連鎖餐飲品牌的展圓國際,都受到泰國台商的熱烈歡迎與接待,並紛紛私下進行代理合作洽商。
成立四年、開創平價咖啡傳奇的壹咖啡總經理顏文山,去年以來專心整頓旗下加盟店素質及營運體質,這一次特別參加海外招商活動,主要是泰國已有好幾組人馬在積極爭取壹咖啡的代理權,其中包括實力雄厚的黃盛涌,以及泰國的企業集團。
國際一級品牌 同台競逐
從競爭角度分析,泰國連鎖加盟市場雖然早有許多超商、量販、餐飲、速食等不同業態的國際一級品牌競逐,近年來本地連鎖加盟品牌也開始崛起;但是,業態仍不夠多元,總部的經營實力、水準和連鎖規模,也都落後台灣一大截。這從剛結束的泰國連鎖加盟展,仍以餐飲、咖啡店、SPA美容連鎖為主即可看出。
同樣是7-Eleven門市,台灣和曼谷的水準、產品結構就相差很多,其中最明顯的差異是飯糰、三明治、便當等鮮食。許多泰國台商更懷念台灣早餐連鎖店的物美價廉與便利,所以,早餐連鎖,也是台商鎖定引進的重點業態。
不過,城市發展規劃與管理、生活形態及消費水準,都是必須考慮的經營障礙,例如,曼谷許多道路不準路邊停車,飲食消費商場化,一般民眾家中有佣人做早餐,攤販多等。
在台灣有800多家早餐連鎖店的弘爺國際執行顧問江天賜指出,各地飲食及生活形態不同,台灣早餐連鎖品牌有一、二十年的成功商業模式,異地發展,須融合各地的生活習慣與飲食文化,才能成功。
為了解當地的生活飲食文化,經營傳香飯糰的余政隆,早在三年前就做好泰國市場及米種調查,準備進入,卻因SARS而暫停。最近他持續對這個世界最大稻米出口國進行市調,並評估在品牌授權的同時,利用其稻米生產優勢設廠供應東南亞市場。
克服文化差異
余政隆指出,泰國本身有深刻的米食文化,但米食餐飲仍停留在傳統形態,如粿條、米粉、粽子、米香等,泰國加入WTO之後,外國米將逐漸滲透,進而衝擊其米食文化,這正是擅長米食研發創新的香傳國際的好機會。他準備「結合泰國米與台灣米,朝本地的泰式酸辣及潮州式中國二大口味,開發適合的飯糰產品」,進軍泰國市場。
長期研究各國米種,余政隆已有「米博士」之稱,除了品牌、產品、行銷,他最大的優勢是對本身所從事產業和原料的深入及專業,並有能力「解開米食文化的DNA」,這才是台灣連鎖品牌國際化最大的後盾。
【2006/08/1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