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27日 星期二

智財權養生館》掌握核心專利 創造價值

■ 邱仁鈿
世界級的通訊技術設備大廠高通公司(Qual-comm),將公司所獲專利高高掛在總部牆壁上,以宣示公司對所擁有智慧財產權的高度重視。高通的模式,值得深入研究與了解。
高通有三分之一的營收、60%的利潤是來自授權金收入。該公司的目標很清楚,對於未來的第三代無線通訊中的CDMA技術,要牢牢的掌握。一旦這個標準廣泛為大家所接受,擁有核心專利的公司,必然可以享受龐大的商業價值。過去的CD、DVD是如此,未來的3G、WiMAX、MPEG-4,下一世代DVD等更是如此。
微軟公司近年來在專利布局的努力,也同樣受到大家的矚目。除了專利數量大增之外,微軟公司在主導各項產業標準上,亦十分積極。舉例來說,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在PC平台上,幾乎完全主導的微軟公司,和數位相機、隨身碟與其他儲存設備的專利,會有什麼直接關係?
交互授權 防守為上
但是,微軟公司巧妙的運用早期DOS系統,廣泛使用的標準檔案系統技術(FAT),在微軟公司取得三篇專利之後,即對上述產品的製造商進行FAT的技術授權。雖然微軟公司此舉引起頗多爭議,但仍可以看出微軟公司的創新之處。
波士頓大學教授貝森的論文中,引用了甲骨文公司(Oracle)資深副總裁貝克,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公聽會證詞─「以目前的環境,幾乎不可能開發一套功能複雜的軟體程式,而能夠完全不侵犯數量眾多的現存專利,為做好防範型的專利策略,我們選擇性的申請,並擁有足夠多的專利,為公司創造最佳的機會,與其他可能有侵權爭議的機構達成交互授權,而讓我們的核心事業儘量不受影響」。這段話,具體而微的表達了甲骨文公司防守型策略的中心要旨。
貝森的研究指出,居於市場領導地位的廠商,為了維持領先的優勢,勢必採取主動方式,積極建立強大的專利組合,以確保對產業標準與技術的掌握與影響力。然而,位於第二線的廠商,因為在技術上可能是扮演追隨者的角色,因此在專利部署上,往往採取較被動的防守型策略,以獲取最大的利益,並且降低風險。
布局專利 質勝過量
換言之,在快速變化、高度複雜的產業生態中,如果專利技術的布局,最後可以形成產業標準的一部分,那將是最有價值的,也是最值得投入的部分。因為隨著產業標準的快速擴散與相關產品的成長,擁有專利技術優勢所帶來的價值,自然水漲船高。
另一方面,這也提醒我們,在分析整理專利資訊時,不能只看容易量化的專利數量,而應從產業標準的建立,產業價值鏈與供應鏈的角度,來判斷未來可能衍生的價值。否則,如果光有數量,卻不能成為標準,為產業所大量運用,不太容易為公司帶來具體實質的貢獻。
(專利資訊運用系列之5。作者是政大智慧財產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記者李娟萍整理)
【2006/06/2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