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益成 某成衣出口商,因所取得的信用狀加註不利出口商的押匯條款,導致每年多支出200多萬元的銀行轉押匯手續費。了解箇中原因,是買家開狀銀行和搭配的往來銀行,已事先協議指定押匯銀行,利用出口商客戶與銀行的資訊不對稱,賺取額外的手續費,卻把成本轉嫁給出口商,增加其押匯成本。 善用資訊可創造財富,反之,則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要彌平相對於服務提供者與產品供應商的資訊不對稱,企業應著重知識管理,擁有不同語言的溝通能力,具備資訊科技知識,並能創造知識的附加價值,才能坐享知識所帶來的獲利提升。 一般而言,相對於買家,賣家常能利用資訊不對稱,獲取利潤。然而,買家因手握採購大權,居強勢地位,可以事先主導買賣規則。透過以下方式和開放式詢問,企業可以改善資訊的不對等。 1.「答案在嘴上」,多問幾家供應商,了解產業結構與供應鏈、各家供應商優劣勢、彼此所需資訊等,並經由交互確認以掌握所獲資訊的真實性。 2.善用電腦,隨時擷取資訊。 3.透過專家諮詢,做好知識管理與資料庫系統化。 4.詢問供應商「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取得較低的價格?」尊重他們,他們大多會樂意幫忙,「其實只要從我們的網上下單,或現金付款就可以便宜5%。」 為了不再當冤大頭,企業應掌握資訊,善用資訊,把世界看得更廣更清楚,進而有效分析與運用資訊,達到經營成本降低的目的。 (作者是ERA毅業國際組織亞洲區負責人暨中華毅業總裁、中華成本管控學會理事長。www.expense-reduction.com.tw) 【2006/05/31 經濟日報】 |
2006年5月31日 星期三
節流高手》彌平資訊不對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