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30日 星期三

品牌=組織力=管理

■ 摘錄自《管理雜誌》9月號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殘酷的市場,台灣品牌不能輸在關鍵的最後一秒,這是BIT(Brand in Taiwan)品牌學的新一章。
台灣企業從要不要做品牌開始,毫無疑問地,現在要問的是:「台灣品牌如何變強大?」
2005年8月,《管理雜誌》以BIT品牌學封面故事,揭櫫「品牌成為顯學,台灣品牌來了!」的管理潮流;現在,BIT品牌學,已經翻到了新的一章,官方集合資源,推出「品牌台灣」計畫,堪稱2006年就是「台灣品牌元年」,無論企業規模大小,全民拚品牌時代已然來臨。但在自有品牌道路上,如何讓品牌變強大,已經成為現階段最嚴峻的挑戰。
分析台灣本土品牌,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各自面臨不同的品牌議題。
對已經走入國際市場的台灣品牌而言,代工品牌分家態勢愈形明顯。明基BenQ於8月23日宣布代工品牌分家,華碩Asus的2008年長期計畫也往這個方向走。此外,為求取經濟規模,併購仍是拓展市場與品牌的主要策略,但隨著時間推移,管理成熟度備受考驗。
對以中國大陸為腹地,逐步成形的區域型品牌而言,未來的挑戰在於,可口可樂等國際品牌逐漸熟悉大陸市場,台灣品牌未來不僅要面對大陸品牌競爭,還要和國際級品牌較勁。
雖然中小企業自建品牌蔚然成風,但缺乏品牌Know-how與資金是當前最大問題。此外,中小企業一旦品牌成熟,就不再投資,讓品牌失去生命力,企業面臨重啟「品牌生命周期」的考驗。
外貿協會針對台灣自有品牌走上國際的優劣勢分析(SWOT)顯示,以代工起家的台灣, 能夠站在製造基礎上,是品牌發展中最具優勢的力量,但現實卻顯示,台灣的品牌之路,顛簸難行。
有些品牌雖然有產品力,卻沒有品牌力;有些品牌雖然有知名度,實際銷售卻表現不佳。台灣品牌為何無法壯大?9月將發表《本土品牌力研究》的政治大學品牌研究中心教授別蓮蒂直指,「我們的企業很少有意願從根本去了解消費者。」
挑戰一:第一眼就要贏
因應一:五感行銷
即使走上品牌路多年,台灣企業整體說來,仍然比較擅長接單做規格化商品,人機介面與產品外形設計水準相對落後,即使被消費者納入考慮購買的前三名對象,但因缺乏自己的定位與特色,無法成為消費者的最後選擇。輸在消費者選購決策最後一秒的台灣品牌,要如何反轉,讓消費者第一眼就愛不釋手,贏在第一秒?
答案似乎顯而易見,那就是了解「人」。分析全球百大國際品牌,每年都費大筆經費,從人口變項數據開始,了解消費者樣貌與市場趨勢,將心理學家、社會行為學家與技術人員共同納入研發團隊,幾乎已是常態。掌握趨勢所研發的商品,還有一套完整的行銷策略,直盯到通路,以新品試用、高曝光促銷引發消費者購買欲望。然而,先進品牌那一套軍紀嚴明的品牌戰略如何運作,本土廠商所知有限,即使知道方法,但受限於口袋不深,know-how無法加速累積。
用感官連結人類靈魂,是台灣品牌變強的重要解方,品牌大師馬汀‧林斯壯(Martin Lindstrom)在《收買感官,信仰品牌》(Brand Sense)一書中指出,藉由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理解品牌,甚至可以直接決定消費者潛意識的購買行為。
如果由感官的角度重新解讀,所有的市場都有改寫的空間。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感官樣貌,也有機會重塑自己的感官。本土品牌必須找到啟動感官的關鍵,才可能有效告訴消費者「我是誰!」進而改變消費者的評價,也唯有如此,台灣企業掌握品牌的能力才可望進化。
挑戰二:找到品牌生命力
因應二:啟動關鍵樞紐
自創品牌非常花錢,卻不保證投資回收,台灣品牌經常以比同級競爭者「稍低價」的策略切入市場。但令人擔心的是,與國際品牌相較,消費者使用商品後的體驗評價低,無法啟動品牌生命的良性循環,反而消耗品牌生命。
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一直是處於互動狀態,一個具有生命力的品牌,會處於從品牌定位,移動到「品牌投資」、再到「品牌學習」不斷循環的狀態,每一個狀態下都有一個關鍵樞紐,決定品牌是不是能夠成功地啟動循環;「對於所下的購買決定感覺良好!」就是其中之一。
以價格做為啟動市場的機制,前提是必須提供消費者物超所值的感受,不然品牌就會反向落入惡性循環。
挑戰三:品牌永續經營
因應三:投資+創新+管理成熟度
「品牌,考驗的是領導人智慧。」元智大學遠東管理講座教授許士軍表示。根據過去的經驗,一個國際級的品牌,要有6,000萬人口的市場支持,台灣人口約 2,000萬人,即使全民都對同一個品牌買單,也養不起國際級品牌。想往國際走的台灣品牌,勢必要跨足國際,進入陌生市場;又因為做國際品牌資金需求龐大,在急欲擴張經濟規模的壓力下,企業經常採取併購策略,領導人因而必須同時面對市場外在變化,以及組織內部改革的壓力。
品牌就是組織力,就是管理,儘管品牌「成之在我,也未必在我」,但台灣品牌勢必要加快進化,對外,要對「人」有深度的了解,對內,必須因應管理挑戰,儘速完成整合,以塑造國際級的核心競爭力。一旦速度慢了,就難有生存機會。
至於主攻台灣本土市場的自有品牌,與過去相較,雖然更加體認到品牌的重要性,但是如何經營品牌,仍然缺乏Know-how。例如,吉而好、The One等等十多家廠商,在官方協助下,以提升設計力做為由代工轉型品牌的策略,本土產品創意浮現,但品牌戰略非一蹴可幾。
「品牌需要持續地投資,以維繫其生命力。」品牌大師大衛‧艾克(David A. Aker)表示。新生代出現,老品牌死去,案例屢見不鮮。國際品牌依據業別不同,每年會以營收2%到10%投入品牌生命力的維繫,國內許多企業,在一個核心品牌成功之後,往往就忽視投資,終究造成品牌的逐漸死亡。
品牌最終的目的,是要為企業創造價值,有價值的品牌,一定能為企業帶來獲利,而品牌進化,必然是市場叢林中,企業唯一生存法則。
(本文摘錄自《管理雜誌》9月號,網址:
http://www.managementmagazine.com.tw/index.php
【2006/08/3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