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熊秉元】 書名:M型社會 作者:大前研一 出版:商周 復活島(Easter Island)上的石像,舉世聞名。可是,一般人大概不清楚,復活島上共有887個石像,大小不等。其中,280座石像昂首而立,遠眺天際;另外約100 座,散落在道路兩旁,顯然是正在運送途中。其他半數左右的石像,聚集在雷諾瓦瓦谷採石場(Rano Raraku quarry),正在加工。 為什麼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答案是:復活島上,經歷了一場緩慢、不可逆轉、結局悲慘的變化。最後,社會解體,文明崩潰,島民滅亡。那些不同狀態的石像,正是復活島社會消失那一刻的寫照。 經過長期的研究,科學家已經大致拼湊出,復活島所經歷的浩劫。這個位於太平洋的島嶼,原來綠蔭蔥蔥,為森林所覆蓋。然而,不知道是哪些原因使然,島民們開始雕塑巨型石像;這種作法一旦成為信念,就成為歷代島民念茲在茲、奉行不渝的使命。為了工作的需要,島民開始砍伐森林;森林面積減少,土壤裡的水分流失,地表較肥沃土壤被海風吹走。經過800年左右的光陰,島上樹木被砍伐殆盡,貧瘠的土壤無法孕育作物;經濟瓦解,文明崩潰,島民滅絕。 復活島的故事,生動而令人心驚的出現在戴蒙(Jared Diamond)《崩潰:社會興衰錄》(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ll or Succeed)這本書裡。可是,在這個慢性死亡的過程裡,難道復活島的島民都毫無警覺、都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是,不過,即使島民有所警覺,也未必能力挽狂瀾。原因很簡單:800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在每個島民的有生之年,最多只能察覺到,森林面積有「微量」的變化。因此,不容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更不容易掙脫傳統、改弦更張。 戴蒙描述復活島的辛酸史,當然是藉古諭今。他認為,21世紀的今天,整個地球就像是一個復活島。如果人們濫用資源、蹂躪環境,長此以往,就可能走上復活島同樣的軌跡。復活島的文明已經崩潰,因此人類的文明也可能崩潰。為了避免人類文明的浩劫,他苦口婆心的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M型社會 高低距離懸殊 復活島的悲歌,令人心驚;戴蒙的呼籲,令人駐足。當然,除了戴蒙之外,還有很多人和他一樣;他們是先知先覺者,發現問題於無形,而且大聲疾呼,希望能敲響警鐘,振聾發聵,扭轉乾坤———《M型社會》的作者大前研一,顯然就是其中很特別的一位。 《M型社會》的主要觀察,是在世紀交替之際,日本社會逐漸形成一種兩峰的結構:所得高的一小群人,和所得低的大多數人。而且,兩群人距離愈來愈遠,有點像是M型一般;相形之下,過去基本上是ㄇ型或凸型。如果M型的社會結構確實成立,馬上引發出一連串的問題。譬如,社會呈現兩極化的發展,為什麼?除了日本之外,M型的結構,在其他社會是不是也成立?還有,M 型結構,到底好不好?如果不好,怎麼辦? 造成M型的社會結構,有很多種可能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產業結構和經濟活動的性質,都發生根本的轉變。過去,經濟活動的範圍,大致上集中在有限的地理區域裡;現在,連鎖店、跨國公司、網際網路等等,大幅度的擴充了經濟活動的範圍。因此,只要在各個小區域裡都賺一些(小)錢,累積之後,就可能成為M型右肩的成員———比爾蓋茲,正是這個新富巨富階級裡最極端的例證。 M型結構 意味往下沈淪? 那麼,M型結構到底好不好呢?和ㄇ型或凸型結構相比,兩極化代表所得分配愈益不均;連帶的,這兩群人的生活、消費、自我認知等等,都受到影響。M型的結構,似乎意味著整個社會往下沈淪。然而,也未必如此。一旦把時間拉長,事物的意義會清楚一些;在價值判斷上,也可能有不同的解讀。 譬如,工業革命之後,工廠林立;男女老少,離開家庭,走入工廠。還有,農業社會裡,三代同堂;工商業社會裡,小家庭當道。以工業革命前和農業社會為基準,家庭型態和性質的轉變,可能是「不好的」;然而,就生活品質和個人自主而言,工業革命後和工商業社會裡的家庭,可能都是歷史的高峰。同樣的道理,M型結構如果確實成立,所反映的只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階段性的特色而已。放在時間的脈流中來看,一時一地的價值判斷,未必中肯。 在M型社會 如何自處 不過,無論在社會整體上的意義如何,一般人最關心的,當然還是自己。在M型結構的社會裡,如何自處,如何自求多福呢? 對於這個問題,戴蒙和大前研一、以及讀者本身的生活經驗,剛好提供三個清晰的參考座標。復活島上的島民,即使體會到森林逐漸消失;因為大勢所趨,渺小的個人只是杯水車薪。M型社會裡,兩極化的趨勢逐漸形成;對於諸多力量匯總而成的趨勢,個人也許無從扭轉。然而,即使處在M型的左肩,也還是有很多因應之道 ———關於這一點,大前研一有諸多既實際又有趣的著墨。 最後一個參考座標:21世紀初,少子化已經是全球性的趨勢。在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裡,都是耳聞目見;中產階級的家庭,通常不超過兩個子女。不過,無論社會趨勢如何,別人作法又是如何;要有多少子女,「自己」最能掌握! 戴蒙的復活島故事和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都發人深省。在性質上,戴蒙的復活島是後見之明,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是先見之明。無論如何,對於讀者而言,在領略體會和行為舉止之間———也就是在觀眾和演員之間———自己如何取捨,當然是另外一個問題!(本文為推薦序) 【2006/10/14 經濟日報】 |
2006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好書導讀》介於觀眾和演員之間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