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日 星期三

UPS同步商務模式 中小企競逐國際的好夥伴

■ 蔡翼擎
跨出已開發的小客戶群,快速攻下更多海外市場,和國際級大企業作生意,台灣中小企業才能跑得更快,甩掉追兵……
中小企業市場敏感度高、製造能力一流,但受限於資源,欠缺全球運籌能力,拓展全球市場力有未逮,促使美商優比速(UPS)集團積極規劃「同步商務模式」,亟欲成為中小企業拓展國際版圖的好夥伴。
端出新世紀全球策略
UPS早於1988年便進軍台灣及亞洲市場。但這一、兩年,UPS端出新世紀的全球策略,強化「快遞、物流、航空、金融」四塊核心事業,以開發亞洲市場為未來發展的戰略重點,調整資源及人才配置,全力出擊中國、印度、台灣及東南亞地區,並將目標鎖定中小企業。
去年大陸開放外資投資物流市場,UPS立即買下當地合伴夥伴「中外運」股分,並整合23個城市的據點,強化大陸的物流網絡。
為喚起亞洲中小企業的注意,UPS秉持1992年創刊《UPS歐洲商業監察》的一貫傳統,動用大量資源進行一年一次的《亞洲商業監察》,針對亞太區內主要經濟及商業指標、中小企業競爭力,以及影響整體商業環境的宏觀濟問題進行調查。去年元月及今年4月已公布二次調查報告,引起亞洲企業廣泛的重視。
今年UPS大打廣告,直接訴求中小企業老闆,要讓他們重新認識UPS,把UPS當作進軍全球市場的夥伴。
升級精緻企業 爭取國際客戶
這對UPS來說,是相當大的蛻變。UPS成立於1907年,以小包裹快遞起家,在近100年的成長過程中,UPS一直以夥伴精神照顧利害關係人。UPS亞太區域飛航網路規劃總監張子開說,現在UPS開拓亞洲市場仍將秉持夥伴精神,協助中小企業轉型。
中小企業指的是員工人數250人以下,或年營業額在2,000萬美元以下的企業,它們是大部分亞洲國家的經濟骨幹,但目前大多數已陷入轉型瓶頸。今年4月公布的2006《UPS亞洲商業監察》調查結果顯示,亞太地區的中小企業領導者普遍有強烈的危機感。
以台灣來說,前有加入WTO的全球化競爭浪潮,後有金磚四國快速興起,再加上東南亞國家的低價競銷,使得中小企業經營逐漸進入微利狀態,長期來看,這顯示台灣中小企業傳統的商業模式,已受到嚴酷挑戰,必須儘速改弦更張。
張子開觀察,台灣中小企業充滿生命力,多數經營的是利基市場,過去營運利潤都不錯,尤其台灣經濟體系有雄厚的IT產業作基礎,中小企業個個身手不凡,許多中小企業都具有關鍵技術或精良製造力,更可貴的是,經歷長期的外銷征戰,對國際市場敏感度甚強。
然而,這些既有的優勢並不足以突破眼前的瓶頸,張子開認為,台灣中小企業若想繼續成長,最大的問題是能不能快速有效地攻下更多的海外市場,以及是否能跨出已開發的小客戶群,和國際級的大企業作生意?換言之,跑得更快,才甩得掉緊跟在後的追兵。
動態變更營運模式
要達到上述目標,關鍵在於營運模式的轉變。張子開指出,中小企業必須當機立斷,重新審視原有的營運模式,把非核心業務委外,集中資源全力發展核心業務。張子開指出,「全球市場的角度很寬,因此很可能每過個二、三年,企業的營運模式就得換了。」
以他對亞洲各國競爭生態的觀察,張子開認為,台灣中小企業的核心能力在「產品技術」及「市場敏感度」,應以此核心能力來動態變更營運模式,不斷創新產品,以因應市場需求快速變化。比如,科技型的中小企業將其他業務外包,投入全副心力及充分資源發展高價值、高品質的產品。只要升級為「精緻企業」,中小企業就能與大企業平起平坐,爭取國際級客戶,並將產品覆蓋率擴及全球各個角落。
外包非核心業務
張子開指出,與「集中發展核心業務」同等重要的是,尋找適當夥伴外包非核心業務。看準中小企業轉型需求,以及亞太地區爆炸性成長,將引發另一波中小企業的蓬勃創新,UPS近年投入10多億美元發展電腦資訊軟體,架構競爭力強勁的全球化物流、資訊及金融網絡,並整合三者建構出提供給中小企業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同步商務,提供實體物流、資訊網絡、融資機制三方面的協助。
有9萬輛卡車、500架飛機、全球前十大航空公司、美國2,000多家UPS商店的支援,在美國客戶下訂單後一到二周,UPS便能幫亞太地區企業把各種尺寸的貨件送達。以台灣的三勝製帽為例,每年行銷美國市場幾百萬頂帽子,以前不但必須在美國設立倉庫、隨時保持幾十萬頂帽子的存貨水準,整個配銷過程還得上二、三周;但將物流交給UPS處理後,一、二周便能配銷到戶,庫存成本也全部省下來。
為了競爭,UPS徹底思考中小企業的需要。現在的UPS集團,不僅有物流公司承攬物流業務、航空公司負責實體運輸,還有資訊公司幫中小企業建構網站,協助他們進行全球直接行銷;更有資融公司協助解決中小企業外銷融資的困難。UPS以優異的信用評等降低資金成本,讓中小企業在接單後便能透過UPS先行撥付的現金進行生產,大幅提高中小企業拓銷接單的能力。
張子開指出,UPS的同步商務模式就像另一半不可或缺的拼圖,加上中小企業握在手裡的核心業務拼圖,便足以變身為世界級的競爭團隊。
【2006/08/0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