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翼擎 最近主持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林毅夫挖走幾位台大、政大教授,引起學術界及社會輿論的關切,不少人認為這正是台灣高等教育產業結構性問題的表徵化,如果高教體系不思改變,或許不會像其他產業明顯空洞化,但整個教育體系市場機制的弱化、在國際學術界的邊緣化則很難避免。 談到這事件,許多商管學院的教授都用「無解」來回答。身為圈內人,分析自己體系內的人才外流現象,講重了不好,但故作輕鬆狀又有點矯情,大家都深有無力感。「產業空洞化?根本問題在:政府有把高等教育視為一個『產業』嗎?」台大國企所教授湯明哲直指核心。 大陸搶人 教授出走 最近中研院院長李遠哲退休,對於應不應給他待遇優厚的榮譽職,國內曾有一番論戰,許多學術界人士頗為憂心,「世界級的學者不應該有退休限制的,」「撇開他涉入政治的爭議,單以他世界級的學術份量,台灣給他的待遇事實上是偏低的。」對照毗鄰的香港,也在香港中文大學執教的中山大學講座教授梁定澎指出,香港中大至今仍維持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的講座教授頭銜,給予相當優厚的待遇,楊振寧每年只須赴中大講學一個月即可。 「想想看約翰.納許(John F. Nash),如果在台灣早就被fire掉了,那個學校能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養一個生了病的教授將近30年,而讓他拿到了諾貝爾獎?!」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企管系教授葉匡時舉以賽局理論「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 得到諾貝爾獎的著名經濟學家納許為例。他說:「全球在搶人,我們用什麼待遇留人?」 政大商學院院長周行一不諱言:「我們是用社會主義的心態在處理教育問題!」他指出,1993年來大學教職的待遇幾乎就沒動過,過去十多年只有一次微幅調升 2-3%。湯明哲回憶,十年前南韓教授的薪水是我們的60%,十年後情況反過來,我們的薪水只及他們的60%,大陸北大四、五年前就開始實施「四五六」制,助理教授薪水4萬美元、副教授5萬美元、教授6萬美元,換算新台幣都比台灣高。 教職待遇 不動如山 最近香港中文大學開出10萬美元年薪的條件,想挖角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財務領域的一位助理教授,但挖不動,結果拉高到14萬美元才請到。反觀台灣,不管國私立大學或技術學院,教育部規定,助理教授月薪都是6萬 5,000元,一位商管教授形容「這是平頭主義,大家一鍋炒」;另一位商管學院教授則憂心「我們薪水之低,已快成國際笑話了!」 事實上,台灣學術人才早已外移,已有不少台灣學者前往香港、新加坡、紐西蘭及澳洲工作。政大EMBA執行長、企管系教授于卓民表示,從系統角度來看,資源的流進流出是正常現象,各種資源都有其「意志」,會往能獲得最大效益的地方配置,「但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我們的系統只流出不流入。」 一向主張高等教育體系應「產業化」的周行一指出,此種單向移動的奇怪現象,顯示台灣的高等教育體系是一個「沒有競爭性的市場」。因為,教師薪水即是訂價機制的一種,而台灣的高教產業並沒有自由訂價的權力。 學術人才 只出不進 不僅沒有訂價機制,我們的高教產業可說是毫無市場機制可言。他分析,具競爭性的產業應有「進入機制」,讓新的大學能自由加入;也應有「退出機制」,讓市場力量自然淘汰低競爭力者;同時產業應能自由訂價(學費與教師薪水)、決定生產數量(學生人數)、產品內容(新學系與新學程等)。「但是我們教育部什麼都管,規定多如牛毛。」 梁定澎指出,教育事業與其他產業相同,吸引人才必須提出足夠的誘因。他認為教育事業的誘因主要有三類:報酬、情感與環境設施因素。美國不強調情感因素,完全從報酬與環境因素來建構誘因,提供優渥的待遇、完善的研究與教學環境,讓教授安心工作。而我們喜歡從情感面向來看事情,海外人才願意回台灣服務是「愛台灣」,否則是「不愛台灣」。此種情感訴求不但無法建構吸引國際人才的足夠誘因,而且在中國大陸開放進步後,對台灣本土學術人才的說服力也降低了。 湯明哲指出,大陸文革影響猶在,大陸學生並不像台灣學生那麼尊師重道,而且環境中的政治力量仍大,並非每個人都覺得適應,因此個人作決策都有其特殊的考量。不過多數人也都承認,「薪水不是唯一因素,但是重要因素。」以宏觀角度來看,資源有其意志,資源流向反映的正是環境競爭力的消長。 【2006/07/30 經濟日報】 |
2006年7月30日 星期日
焦點話題》高教產業空洞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