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煥彥 杜恩中學(Doon School)座落在印度喜瑪拉雅山山腳下。這裡的生活非常刻苦,500名男孩得在公共澡堂中一起洗澡,冬天在房間K書時連暖氣也沒有。行動電話絕對禁止,父母親也不能經常探望子女。 過去71年來,杜恩中學為印度培育了許多企業領袖和知名作家,已故總理甘地也是這裡的畢業生。如今,美國企業界更成為杜恩學生嶄露頭角的最新舞台。 從花旗集團北美信用卡業務負責人、美林公司資深貨幣業務主管,到國防大廠雷神公司及高盛集團,杜恩為這個漸趨國際化的商業世界,提供另一個男性為主的人脈網絡。 象徵優異的運動衣 許多杜恩校友都表示,至今仍受到母校謙卑的文化影響。管理顧問業者麥肯錫紐約分公司負責人馬霍特拉,還對當年未能贏得象徵表現優異的運動衣,引以為憾。 46歲的馬霍特拉說:「有500個外表看來完全一樣的男孩,要從中脫穎而出,就看你是否穿著代表體育成績優秀的藍色運動衣,還是代表學術表現優異的黑色運動衣。」 儘管杜恩校友已經打入美國企業界高層,還是遭到與時代脫節的外界批評。校長巴賈拜正推動改革,例如在自修室提供暖氣,但還是有些校友反對。 不僅如此,印度準備立法規定私立學校必須保留四分之一名額給社會地位較低的學生,包括印度種姓制度下的賤民。 曾任音樂公司EMI全球執行長的校友曼儂說:「大家都在討論杜恩的精英主義是否必要,在現今變動中的世界是否有效。」 杜恩中學創立於1935年,招收12歲以上的學生,曾經吸引印度知名產業家和政界人士的兒子爭相就讀。目前每年學費約4,000美元,四分之一學生有獎學金資助,約半數學生的父母擁有小型企業。 杜恩的學生除了周日以外,每天早上6點15分起床,用過點心後,有20分鐘的軍事訓練。早餐前上兩節課,午餐前再上五節課。學校在學術課程之外,還安排音樂與戲劇調劑身心。杜恩每年4月舉行健美體操比賽,評分標準是服裝的乾淨、平整與團隊協調。 苦修式學習 為了打破不同階層學生的界線,杜恩學生也得做些僕役工作,如修剪樹木或擦拭窗戶,這是上流社會出身的學生無法想像的事。學校不強調個人財富,因此象徵物質享受的名車華服也在禁止之列。家裡不能給學生零用錢,被發現的人星期天會被禁足。 杜恩校長巴賈拜說:「這種苦修方式是本校的信念,提醒學生是來參與校園活動,不是來享樂的。」 他指出,三四年前杜恩學校畢業生有30%至35%出國唸大學,大多數是去美國或英國。去年畢業生出國的比例增至50%,今年他預測將增至70%。 杜恩校友的崛起,只不過凸顯近20年前開始的廣泛現象,也就是第一代印度人在美國的成功故事。這種現象主要源於印度教育體系紮實,而且學生普遍容易取得美國簽證與大學獎學金。 紐約大學移民研究共同主持人歐諾可說:「在美國的印度人獲得高等學位的機會,比在印度的印度人平均高出3萬倍。」 (取材自華爾街日報亞洲版) 【2006/07/06 經濟日報】 |
2006年7月6日 星期四
人才養成》印度杜恩中學菁英培育園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