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日 星期日

誠信價值觀 從校園扎根

■ 陳珮馨
金融弊案、卡債問題、內線交易接連席捲而來,「誠信」在現今社會幾乎成為稀有名詞,連最單純的大學校園,也擋不住追求利潤的誘因,逐漸放棄心中的「那一把尺」。
大都會國際人壽委託遠見雜誌民調中心,今年首度深入校園,針對大學生進行企業誠信大調查,希望能從學生的眼光,重新思考「誠信」扮演的角色。沒想到,調查結果令人黯然,顯然最後一塊校園淨土也逐步動搖。
這份調查發現,教育程度越高的學生,願意挑戰「不誠信」的勇氣越低,例如,詢問是否願意主動揭發自身企業弊案,專科和大學以上學生,比國、高中學生的態度還要保守,問到是否願意作假帳時,四分之一的學生填下願意。
收到這一份調查結果,大都會國際人壽副總經理萬淑馨感到「很心疼」,尤其填答者的「真實心聲」,很可能比問卷結果更令人挫折。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盧俊成,也無奈地說,追求最大利潤、提高競爭力的思維,幾乎淹沒了誠信的呼聲。
企業誠信課 叫好不叫座
於是,在商管教育中,企業誠信往往成為「叫好不叫座」的課程,相關的學術研究也很少。對於教授而言,企業誠信更是一門難教的課,缺乏精彩的教材、上起課來相當枯燥。
盧俊成解釋,企業誠信包含三個層次,依序是經濟、法律和倫理。一般課堂上,多從經濟和法律的角度,多方討論企業誠信將帶來哪些經濟和法律效果,卻少有人願意多從倫理角度,思考誠信的重要性。
背後的原因很簡單,經濟、法律會直接衝擊企業營收,但倫理看似不著邊際,也沒有立即性的影響。其次,台灣多為中小企業,一旦碰到生存掙扎,立刻把誠信拋一邊,優先考量經濟因素。
因此,究竟該如何把「企業誠信」,從經濟、法律的層次,提升到倫理層次,的確是學校教育亟待突破的地方。不過,「教法」的差異,也是造成瓶頸的原因之一。
盧俊成認為,個案教學是較好的教法,因為透過活生生的案例、情境,學生才能親身體驗經營者的抉擇,透過實際的討論辯論,學生也將更容易接受穿插在個案中,不易言明的誠信價值觀。
可惜的是,本土的個案教材太少,少數能提供的教材,都是遠渡重洋的哈佛個案,提到的都是西方企業,讀起來頗有「隔靴搔癢」的遺憾,尤其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遭遇到的誠信抉擇,絕對和西方企業不同。
缺本土教材 如隔靴搔癢
盧俊成建議把企業誠信列入必修課程。他表示,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MBA,都把企業倫理列為必修課,他希望台灣也能跟進,如果再加上適量的本土個案,企業誠信課程就會變得「不枯燥」。
事實上,大都會國際人壽已經把個案教學應用到企業內部的誠信教育上。大都會國際人壽把公司和同業的相關案例,定期化為公司的教育訓練內容,讓主管、員工都能從生動的例子中,親身感受誠信的重要。
這一份調查也顯示,企業本身對於誠信的態度,將會直接影響員工的決定。例如,一旦發現弊案或誠信危機,重視誠信企業的員工,有六成選擇主動揭弊,若是企業本身不重視誠信,會有七成員工選擇不揭發。
萬淑馨也深深體會,企業必須扛起社會責任,今年6月起跑的校園提案競賽,就是廣招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一起發揮創意能力,幫企業思考如何透過「誠信價值」,為員工創造能發揮潛能的環境。背後的「巧思」,是希望能把企業誠信的概念,向下扎根到校園。
萬淑馨表示,以前總是思考如何協助新進員工融入公司文化,但隨著台灣社會的動盪,越來越凸顯「誠信」的重要,因此決定進一步踏入校園,發揮企業影響力。
萬淑馨希望,學生透過身體力行的提案過程,能親身思考企業如何提升誠信,她相信有朝一日學生畢業後任職,提起筆、親自設計方案時,無形中也會受到影響,本身也會更願意堅持誠信的價值。
【2006/07/0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