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希鵬
在今年Cheers雜誌評定的國內EMBA排行榜中,台灣科技大學排名第三。台科大EMBA的一項特色是著重於科技的應用,今年更計畫成立「科技管理」EMBA。
許多職業會消失
科技愈來愈重要,無論你喜不喜歡它,所有人都需要認真面對科技給企業帶來的改變。許多國家的嬰兒出生率愈來愈低,於是有人預言,未來許多產業必會消失、式微或轉變,因為人不夠用了。如同當初從農業時代進入工業時代,雖然許多產業消失掉,但也增加許多新的產業與職業,如會計、行銷、秘書等等,都是農業時代沒有的職業;同樣的,從工業時代轉移到資訊時代的過程,也會有許多產業消失,企業或個人不應該執著於將要消失的產業。
許多企業天真以為,科技是來幫助工業時代的企業,事實不然,它們是來革你的命。當初發明耕耘機,農夫以為是來幫助他們的,結果耕耘機是來革農夫的命,從此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的農夫。同樣的,洗衣機的發明也不是來幫助家僕的,反而讓家僕與洗衣工人大量消失。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機器是工業時代的發明,它存在的目的在於革農業的命,主要的使命是將人類社會從農業經濟帶入工業時代。同樣的,資訊時代的發明———網際網路,存在的目的,是在革工業時代的命,將產業經濟帶入資訊時代。而科技的發明,更將人類經濟,從資訊時代一併帶入知識經濟時代。
數位化帶來技術融合
其實這類的革命已經發生了。聽過一則笑話:有一位軍閥看京劇,一時興起,讓張飛與岳飛在舞台上對打。他倆是不同朝代的人,毫不相關,同一個舞台上對打,有些唐突。
近年來,張飛遇到岳飛的故事,也在數位化的世界中重現。原來,數位化世界,有一種技術融合(Technology Convergence )的現象,讓原本不相關的技術融合在一起。在多媒體的世界中,資料、聲音、影像、動畫都是由數位化的0與1所組成。由技術的觀點而言,多媒體的處理基礎都是一樣的,經由不同的運算法則,而有不同的媒體面貌。當大家都要數位化時,技術一旦融合,隨後帶來的便是產業的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
舉例來說,電信、電視原本是不同的技術、不同的產業,長久以來各自獨立運作,風馬牛不相及。電信公司原本負責電話與網際網路相關服務,近年來開始推出網路廣播與隨選視訊(MOD, Multimedia On Demand)多媒體服務,儼然成為視訊業者。另一方面,有線視訊業者開始提供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提供用戶寬頻上網,如果再加上網路電話(VoIP,Voice over IP)技術,有如電信業者。
此外,愈來愈多的家用電腦提供電視、CD播放機、收音機的功能;同時,愈來愈多的數位電視業者表示,LCD、CPU與網際網路將是數位電視的標準配備。
轉型對抗生態改變
未來是數位電視整合了電腦,還是電腦統一了電視與家電,目前不得而知。無論如何,張飛與岳飛又在一起了。其實還有許多消失與轉變中的產業,如數位圖書館正取代圖書館、Google取代百科全書、數位相機取代照片沖印店、手機取代數位相機、隨選視訊取代DVD連鎖店、電子賀卡取代紙卡、網路電話取代電話……等等。
所以,現代人都應該瞭解科技管理,在生涯規劃與企業經營企劃中,絕對不要選擇一個即將消失的產業。
在電子文件日益普及後,郵局的主要功能不再是寄信,而成為電子商務快遞公司。電腦印表機愈方便,印刷廠就愈少。但是ATM的出現,銀行櫃員處理的存提款雖然減少,卻多出許多理財知識服務顧問的工作。因此,企業對抗生態改變的過程,不是等待被替換,而是要轉型,想想看,周遭的職業與產業,有哪些面臨轉型或消失的危機?又有哪些是新興產業?
當你發現愈來愈多的學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卻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喊著找不到人才時,就表示產業在轉型了,因為過去學校的教育是依循著工業時代的典範,而企業目前所需要的人才,卻是知識經濟下的專業。知識經濟真的來了,你多久沒有回學校充電了?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EMBA執行長,本文修改自台灣科技大學EMBA季刊)
【2005/05/0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