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3日 星期六

好書導讀》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

■ 彼得.聖吉
書名:修練的軌跡
作者:彼得.聖吉
出版:天下文化
自美國哲學家杜威以降,理論家一直認為,我們向過去學習,透過行動與反省的循環,產生新行動。但是,U型理論指出了一種不同的學習過程。在這種過程中,我們向尚未發生的未來學習,也向不斷發現自己的過程學習。
我們發現,自己是未來的一部分,要把未來帶入現在。若過去是未來的良好指標,向過去學習當然不成問題。但是,如果造成變遷的全新力量興起,這時靠著過去前進,會讓我們看不見深刻明顯的變局。
認知現實的另一種深度
「U」表示認知現實的另一種深度,以及由認知而來的另一種行動層次。這個過程包含三個主要階段或要素:「觀察、觀察、再觀察」———與世界合而為一;「退省與反思」———讓內在領悟湧現;以及「順應自然,迅速行動」。我們決定將這三個階段稱為感知、自然流現與實現。
感知
U型運動的三個基本層面,是所有學習過程的一種延伸。因此它們在表面上與計畫性變革的標準模式類似。就某種意義而言,較為表面的學習與變革過程,是U型運動的簡化版本。例如,絕大多數的變革都沒有「下探U」,因為人們沒有深層的感受。蒐集資料不一定表示「懸掛」看待世界的慣常方式,也不一定表示注意力從外部轉為從現象或狀況的內部,來感知眼前的事物。
我們很可能只蒐集支持自己既有假設的資料,「下載自己的心智模式」,看到自己準備要看到的東西。我們看到的是自己的過去,是自己的心智模式所反映的過往經驗。縱然我們試著做到「懸掛」,試著用新鮮的眼光看事情,還是有可能只看到自己與既存事物的連結。
自然流現
同樣的,沿著U下探的深度,也就是感知的深度,會塑造往後要發生的事。標準的變革理論不脫做決策、訂定願景,以及透過一個有魅力的人,讓人們「獻身於願景」。但是我們應達到一種清明的狀態,與正在湧現的未來,與「內在領悟」,合而為一。「就某種意義來說,這個過程並不涉及做決定。該做什麼會顯而易見」。要做什麼,取決於「你從哪裡來,以及你是什麼樣的人」。理性計算出來的決策與後續追蹤模式,很少關注決策者的內在狀態。
U型路線的最底部是自然流現──從最深的根源觀省,成為這個根源的器皿。當我們「懸掛」、轉向,新的見解會從整體的生命過程裡慢慢浮現。當我們感受到自然流現,新的見解會進一步發展,從未來最高的可能性裡湧現。而未來最高的可能性連結了自我與整體。
自然流現包含了第三種觀省,超越看到的外界現實,甚至超越從生命整體的內部觀省,它是從根源觀省,而未來的整體將從這個根源湧現。它是從未來回顧現在。那一刻,我們會感覺到,與自己未來最高的可能性,也與此生的目的,合而為一。意願的根源從我們的過去,轉向操之於我們的未來。在U的底部,你會發現自己的真正面貌,你會知道自己是個僕人或管家,為了世界的需要而存在。這就是「內在領悟」。一旦你看到自己需要做什麼,你就會自動自發,採取行動。
實現
從U型路線的底部上攀,這個歷程涉及實現新事物,就像學習的標準模式一樣,只是這種行動來自一個比理智更深的根源。亞瑟的武術比喻(比武時思考,必死無疑)強調,順應自然採取行動的重要性。就像一位受訪者所言:「我彷彿在一旁看著自己的行動。我一方面投入,同時保持疏離。這種情況發生時,奇蹟必定會出現。」
U型理論提出一個基本問題:「如何才能從世界的內部採取行動,而不是由外部把行動加在世界上?」在一般模式中,推動變革的領導者與他們想要改變的對象,是分隔的兩個群體。
例如,高階主管想要「改造他們的組織」,彷彿組織與自己是完全分開的。當其他人抗拒他們推動的計畫性變革,他們會感到挫折,然後繼續把遇到的困難「外化」,歸諸於自己以外的原因。事實上,「改革計畫」或「推出改革方案」等名詞本身就意味著,人們把自己的意志,加在一個預設成在他們之外的現實情況上。
與世界建立共同創造關係
但是U型理論提出另一種主張,強調個人或集體應與更大的世界建立「共同創造」的關係。自我與世界有著無法逃避的連結關係。自我不是被動地回應外界現實,也不是在孤絕的狀態下創造新事物。相反地,就像大樹的種子,自我是新世界誕生的一扇門。最後,我們不可能說:「這是我的成就。」或是說:「這是我們的成就。」因為我們的經驗是一種不可分割的覺知與行動的一部分。
要找出能帶來真正意義的指導理念,讓大家願意奉獻自己,把指導理念化為一起生活與工作的方式,這實在是一項艱難的工作。這項工作要不斷地沿著U型路線往下走,不只走一回,而是一次次地走。
【2006/05/1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