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3日 星期四

未來領導人 激辯中培養策略思維

■ 陳珮馨
台大EMBA過去三個月一連舉辦三場「哈佛個案在台大」研討會,100個名額,一小時內即報名額滿,來自不同產業的高階經理人,一下班提著公事包,匆匆趕來接受腦力激盪與思維挑戰。
這些高階經理人身經百戰,若論專業能力,早就在各自領域獨當一面,為什麼還願意參與個案教學?仔細探究,能突破既有的思考模式,正是吸引他們一再重返校園的重要原因。
學習新思考模式
聯發科技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郭耿聰,也是台大EMBA的校友,他表示,個案教學沒有標準答案,討論的產業不見得熟悉,「卻能從中學到一套思考架構」,回到自己的產業,雖然情境轉變了,但思考邏輯卻是互通的。
ABC悠美國際公司董事長石賜亮也有相同的收穫,尤其在場討論的人,各有不同的專業和位階,從旁可以觀察每個人的思維角度、解決步驟,不但可以了解不同行業、管理階層的想法,還能增強溝通能力,提高下決策時的嚴密性和合理性。
中華航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處處長吳治富,過去三月每一場都親自到席,他還拉著華航一級主管來上課,學費全部由公司負擔,最多曾經有13位華航主管到場,「陣頭」相當壯觀。
願意大手筆、提供高階主管參與的背後原因,吳治富指出,高階主管在公司待久了,思維方式受到企業文化影響,每個人就像同一模子印出來,很難有突破性的成長。透過個案教學的現場討論與老師的引導,可以提供高階主管一些新的刺激,練習分析判斷的思考習慣,這對於作決策有很大幫助。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企業,注意到策略思考的重要性,也嘗試引進個案教學,作為培養高階人才的新管道。智原科技去年底開始,一連邀請中興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邱奕嘉、台大EMBA執行長李吉仁,親赴公司為一級主管進行個案教學。
邱奕嘉帶領全場討論哈佛的英特爾(Intel)個案,李吉仁則是從奇異公司塑膠事業部門的個案,引導深入思考企業的全球化策略,一級主管的反應相當好,一連討論了四個小時、還是欲罷不能。
互動式討論 腦力激盪
原來只是初步嘗試,一看效果這麼好,智原科技決定繼續辦下去。智原科技公司競爭力提升中心部經理孫永光表示,高階主管幾乎清一色是工程師背景,相當缺乏管理的訓練、「市場」的概念也不夠。
導入個案教學,正好可以補足這個缺口,因此刻意挑選產業相近的個案,希望透過互動式的討論,刺激高階主管的思考,討論當下可能沒有結論,但漸漸地,大家回到職位上,也會慢慢開始運用策略性思維。
除了智原科技,新竹科學園區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大廠,注意到這一股個案教學潮流,積極起而回應。一家大型科技廠商邀請大學名師,帶領一級主管參與個案教學,希望透過開放的討論氣氛,讓主管的想法和思路在異中求同,進而在公司的具體策略上「形成共識」。
另一家科技大廠,則請阡絡創新與策略學苑執行長方滿階規劃課程,由國內學者帶領副總經理以上的主管,進行個案教學訓練,為了協助忙碌的主管讀完資料,先安排一下午的「分組閱讀」,隔天才正式進入個案討論。
外部師資 客觀引導
傳統的企業培訓,通常會視企業資源,決定外找講師、或是自行培養內部講師;個案教學卻一定要找外部講師,透過「局外人」的身分,客觀地引導企業高階主管步步思考,主要目的在讓高階經理人面對困難時,習於把眼光放廣,避免有疏漏之處。外部講師看遍不同企業,更能跳脫盲點,清晰指引一條思考的方向。
不過,導入個案教學並不容易,最大的困難仍在於「態度」。不少學者專家指出,個案教學和傳統培訓的最大差異、也是台灣企業的最大危機,就是大家都急於追求「答案」,許多學校和企業紛紛導入所謂的個案教學,最後卻淪於「個案分析」。
大家以為透過個案教學,能找到明確的解決方案,或者期待老師能作最終的結論,但這些都仍停留在傳統思維;方滿階表示,真正的個案教學不給答案,「老師」只是擔任主持人,協助大家彼此辯駁、提出經驗和想法,最終,學生還是得自己決定,要帶哪些商業邏輯回去。
可惜的是,台灣企業習慣找「特效藥」,總是希望立竿見影;個案教學培養思考架構,雖然能「治本」,但是藥效緩和,恐怕要服用兩年、三年,才有辦法看出成效。
郭耿聰比喻,台灣企業總是急著「要一杯水喝」,個案教學卻希望幫企業找到一條「通往河邊的路」。兩者落差極大,如何逐漸靠攏,將是日後最大的挑戰。
(本系列完)
【2006/04/1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