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秋霜 文化創意產業蔚為趨勢,相關活動經常擠滿參加者,顯示民間對文創資訊及人脈網絡需求甚殷,帶動實體或虛擬、正式或非正式的相關文創社群,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未來如何發揮功能、避免分散力量,將攸關台灣文創產業的發展。 文創業者或工作者對文創社群的出現,多表樂觀其成。有人希望這些團體的成立,能在台灣的政治困境中另尋出路,不談政治,多關懷社區、生態與文化,期待這些資產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有助於人類存活。 擴大文創產業參與對象 一位藝術基金會主管建議,為避免各自為政或功能重疊,各個文創社群的定位、功能及著重事務,有必要廣為宣傳,讓關心文創產業的人進一步了解及參與。 近年來相繼成立的文創社群,不勝枚舉。資策會、CONNECT TAIWAN聯誼會、文化創意與數位內容產業創新育成策略聯盟,共同成立的「數位創意聚落」日前啟動,此聚落以「創新媒合平台」為概念,未來每個月會有一次數位創意聚落的媒合活動。 自創品牌「法藍瓷」的創辦人陳立恆,則在半年前默默發起籌組「中華民國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此協會11日正式成立。琉園創意總監王俠軍、品東西董事長鄧學中、阿瘦實業總經理羅榮岳、太極影音董事長黃寶雲、爭鮮集團董事長陳津秋、政大科管所所長李仁芳、台創中心執行長張光民、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張寶誠、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吳楚楚等20多位各界意見領袖,也都是文創產協會的共同發起人。陳立恆說:「可見文創產協會有其成立的需要。」 凝聚文化創意人向心力 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新秀大獎」得獎人也可望成立社群互相打氣。獲得新秀大獎團隊成員之一的世訊科技設計師廖軍豪表示,此次競賽認識很多對文創產業志同道合的人,許多人認為若因比賽結束就散掉非常可惜,因此,同時獲得新秀獎與最佳台味獎的「新臺風」老闆張文,可能號召大家組成文創康樂隊或俱樂部,彼此加油打氣。 張文表示,新臺風在台北的店面很小,如果大家不嫌棄,歡迎隨時到他店裡坐坐,交流文創經驗,看能激盪出那些可能,也可考慮做為文創產品寄賣通路。 文創社群相繼成立,未來如何經營、定位及發揮功能,都將攸關其代表性及能否凝聚文創業者的向心力。 以數位創意聚落為例,是以數位內容和文化創意產業為主要對象,結合投資者、同業或異業的「創新媒合平台」,以促成產業(或創業者)與投資者的媒合,將創新、富有創意的設計、概念與成品,融入同業同性質的商業活動,或異業跨領域的資源整合。 資策會副執行長黃國俊指出,台灣發展文化創意及數位內容產業甚有潛力,但尚未長成大樹,需要及時雨,除了政府應扮演角色,未來數位創意聚落也將發揮媒合功能。 再以文創產業協會成立宗旨來看,主要是促進文創產業發展,推動文創產業人才養成實務訓練,及建立與國際文創交流與智慧財產交易的平台等,未來將邀請成功企業主及學者專家舉辦講座,協助文創企業的發展及意見交流整合。 促成文創協會成立的一個動機是,不少國內企業主深切關懷文化、生活產業競爭力,願意分享自身經驗,但苦於沒有有效的分享機制,在多次討論後,決定成立此協會,做為經驗分享及輔導新興企業的平台。文創協會未來將加強著力國際市場、品牌服務及創意設計等領域,並促成跨業合作及國際發展。 發展品牌 耕耘在地文化 廖軍豪指出,文創協會等團體成員多較具知名度,且發展到一定規模、已以文創理念發展品牌,期待可以透過這些團體,實質協助默默耕耘的在地文化創意工作者。 陳立恆表示,文創產業協會將積極推動設立「生活創意園區」,以帶動產業育成與永續發展,希望台灣文創產業以創意為核心,以科技為後盾,以市場為導向,以藝術文化為訴求,真正把台灣品牌推往國際。 【2006/04/10 經濟日報】 |
2006年4月10日 星期一
產業攜手》讓文創的花朵繽紛盛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