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進丁
日本商社因應流通業興盛與國際化趨勢,積極整合通路,布局不同市場,廣伸觸角……
商社,是一種運用全球資金,以最靈敏的情報網絡和系統,加上暢通無阻的國際物流網,操作全球物資獲利的事業。這種經濟體不只是日本經濟、社會的一大支柱,因其網絡廣布,深入掌控各地重要物資交易,即使在全球、尤其亞洲,也是舉足輕重。
隨著時代的轉變、資訊科技的進步,商社早期的市場情報優勢雖多少被取代,部分商社也因此式微或解體,但大多早已因應環境變遷,轉型為控股公司,如八爪章魚般地朝零售、流通、餐飲等民生消費產業多角化投資發展,反而更無所不在。
尤其,伊藤忠、三菱、三井、丸紅等大商社,因應流通浪潮興起及國際化時代的來臨,除在日本國內水平或垂直整合各種通路,也積極在不同市場布局流通業,除了觸角更廣,也進一步回饋、強化其大宗物資貿易本業的競爭力,未來在亞洲及全球的發展和影響力更不容忽視。
以台灣為例,不只重大交通建設所用的建材機電,可能是透過商社的仲介或採購,台灣消費者吃的吉野家牛肉,也是日本商社業務的一環。
組織規模 龐大繁雜
日本商社源自二次大戰前的財閥集團,它們當時也傾全力支援日本發動戰爭所需的物資。戰後,美國深怕這些財閥勢力再起,刻意將之切割解體。但隨戰後日本的復甦,這些商社很快凝聚力量與資源,重新站起,形成日本知名的九大商社,其中包括三井、三菱、住友、伊藤忠、丸紅、又又日(日棉、日商岩井合併)六大商社,以及縮小成專業商社的兼松等。
論規模,商社的組織,有如恐龍般龐大而繁雜,營業額動輒十幾兆日圓,業務範圍涵蓋各種能源或大宗物資貿易,以及各種民生消費產業。以伊藤忠為例,光是旗下的食品流通事業集團企業,就有數百家。
但是,泡沫經濟的衝擊,讓這些經濟大恐龍,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整頓求生,有的商社深化本業專長,或忍痛切除不擅長的事業。也有的為求現,被迫優先賣掉手中的金雞母,先是西友集團以1,300億日圓,把旗下Family Mart 的三成持股賣給伊藤忠;接著大榮集團,以更高的代價,把旗下的Lawson二成多股權賣給三菱。
強化通路 整合求生
曾以上兆日圓營業額,成為日本最大零售集團的大榮,此後也一蹶不振。雖然日本政府為避免大榮倒閉引發經濟和社會危機,持續融資挹注,去年大榮仍難逃重整命運,今年初在日本產業再生機構的主導下,丸紅商社和另一家財務投資公司Advantage出面接手。
以纖維事業起家的丸紅屬綜合商社,旗下事業涵蓋鋼鐵、能源、食品、超市等領域,市場分析,丸紅之所以要參與大榮重整,用意在補強流通事業,強化對下游通路的掌握。
日本民生消費批發市場大餅,每年有57兆日圓的規模,其中食品就占約半,相當可觀。眼看較早介入的伊藤忠、三菱等商社,營業額快速翻升,在亞洲及大中華市場做生意的機會大增,近年來,三井也與旗下有伊藤華洋堂大型店及7-Eleven超商的伊藤榮堂集團愈走愈近,甚至成為全球採購的重要策略夥伴。
中間批發物流 功能強勁
這些商社之所以能在日本成功整合流通業,或成為戰略夥伴,主要得力於強勁的中間批發物流功能。
不同於歐美或台灣,通路多與供應商直接往來,日本因商業發展及社會形態特殊,中間批發物流商的力量強大,涵蓋商流、物流、資訊流及開店陳列等全方位功能,甚至可以為通路量身訂做特殊服務,所以難以被取代淘汰。這也是歐美流通業在日本多半吃不開的主因。
商社介入流通業後,利用原本往上掌握上千家製造商、往下有上萬家通路的優勢,把中間的物流批發功能更加發揚光大,在批發商專業而全方位的服務下,日本中小型通路因此有存活空間,所以日本前十大食品流通業,在整體日本零售市場占有率僅一成而已,不像美國前十大流通業,市占率高達六成。
食品流通業 緊咬不放
儘管日本流通業為降低成本、提高營運績效,近幾年開始效法歐美流通業,與廠商直往,去除中間物流批發機制的聲音,旗下有Jusco大型店的永旺集團,甚至自行設立大型物流中心,但因多數供應商有所顧忌,是否能突破現況,仍有待觀察。
眼看資訊網路時代興起,過去「擁有情報即擁有商機」的優勢逐漸消失,商社更加速朝消費流通產業轉型與整合。其實商社經營批發物流或通路,利潤固然是考量,但真正的目的仍在衝高營收數字,因為,數字代表規模,規模代表勢力和商機,所以商社對於食品流通產業莫不緊咬不放。
以伊藤忠為例,除投資日本FamilyMart,長期以來伊藤忠食品是日本7-Eleven主力批發物流夥伴,同時,旗下西野商事負責日本Fami-lyMart批發物流。
日式供應體系 輸出大陸
大陸零售流通業還在起步階段,中間批發系統幾乎沒有發展,未來這個市場將以歐美或日本模式整合供應鍊,尚難定論,但可以看出,日本商社及流通集團,都企圖在大陸複製建構日本式一條鞭式的供應體系,自行整合上下游,所以現在業者多在大陸自行布局投資專屬物流系統。
例如,三菱為了所投資的Lawson登陸,與良友集團成立「良菱配銷」。在台灣,三菱與台灣與7-Eleven關係密切,旗下的台灣菱食與統一集團的捷盟合作多年。
伊藤忠除投資台灣全家,旗下西野商事也是全台物流的股東。為了上海全家,伊藤忠與頂新在上海合資成立頂通物流。在北京,伊藤榮堂與第三方物流合資成立北京太平洋物流,專門服務旗下的伊藤洋華堂大型店及7-Eleven超商。
聯合台灣 複製成功經驗
日本流通業在本國,面對激烈競爭,各個都很強,但出了國門成功的不多,外商在日本也多半失敗,在中國大陸,未來誰是贏家,還有待觀察。
但至少對伊藤忠來說,在台灣有成功經驗,與台灣夥伴共同進軍大陸,還與在大陸已有相當基礎的頂新集團聯盟,策略上柔軟而彈性,相對成功機會較大。
商社除了介入流通業,在食品餐飲方面,也常因從事大宗原物料貿易及採購批發而參與投資,例如伊藤忠旗下即有吉野家、雪印乳品等,三菱投資肯德基等。這些餐飲通路的主要食材如麵粉、牛肉、雞肉等,透過商社採購,固然可以取得最佳的成本與貨源,末端通路回饋的需求與銷售情形,更是商社買賣操作原物料的重要資訊情報。
分析日本大商社近幾年積極國際化的原因,與日本人口負成長、少子化的趨勢有關,俗話說,「食品業靠嘴巴發財」,人口負成長,預料日本食品消費市場勢必萎縮,如果不跨出去,走到海外市場,商社的業務與營收也會受影響。
在這些大商社眼中,台灣市場雖小,卻很可貴,除了是日本商業模式在華人市場的最佳測試地,一旦成功,更可結合在此培養的人才團隊,聯手到其他市場去複製成功經驗。在日本商社國際化,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布局中,台灣食品集團和零售業,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作者是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王家英策劃、整理)
【2005/06/2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