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經營知識/31版 楊碩英
2005/6/22
作者:楊碩英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練》1990年在美國出版迄今已近15年,在這十多年中,我與實驗室的成員透過持續的學習、反思、研究、實驗、創新,也同時觀察在這方面持續實踐中的企業與組織,這使得我們的觀念不斷的在蛻變與成長。所以一直很希望透過一些方式、管道,把我們這些新的東西再跟《第五項修練》的「同修」們共享。
過去彼得.聖吉這群學者,一直是由最尖端的科學思考角度來探討管理。像「系統動力學」,它原本是研究「非線性動力系統」,也就是「混沌理論」、「複雜科學」這種非常尖端的科學領域。而聖吉也用過「量子物理」所探討「內隱宇宙」觀念,來思索、解釋他始終關注的團隊中超凡表現。但由最近國外的研究來看,已逐漸有由「外」而「內」、由「西方」轉「東方」的趨勢。
最近聖吉與三位工作夥伴合寫了一本新書《Presence》。這本書在美國相當轟動,內容及呈現的方式和彼得.聖吉前四本迥然不同。它是聖吉等人長達一年半的對話,再花兩年時間所整理出來的。這四人都是非常傑出之士,他們共同探討一些非常深入的議題,而這些議題是他們認為沒有辦法用一般書籍的表現方式來表達,所以才用對話的方式呈現。
在《Presence》書中有一些是相當有趣的議題,例如:聖吉他們用了一些篇幅來探討水結晶的現象。我們大多數的人認為水是沒有生命的,我們對它說話,它是聽不懂的,我們也不認為水會識字的。但是在水結晶的實驗裏面,讓我們瞭解到水似乎能分辨我們講的話是善意還是惡意,而且不只是日文,還有英文、法文、德文、希臘文等,水都可以辨識。這提醒我們注意到「正念」的力量。日前國內也有學校用米飯做類似實驗,也得到相同的結論。這個實驗的結果讓研習「團隊學習」修練的我們,積極思考「正念」在人際互動過程中的重要性。
過去聖吉推五項修練,發現有一項修練是非常困難的,那就是團隊學習。不只是因為團隊學習的過程困難,還因為它要花很長的時間才略顯成果,不易得到CEO的認同。例如,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練.實踐篇》裡面提到輔導GS Technology的專案,是以「深度匯談」去介入組織變革的例子。這個專案共花了兩年時間,後來因為他們沒有繼續接受彼得.聖吉的輔導,那些原來已經因為「深度匯談」而有所轉變的勞工代表和其他的勞工之間,因為基本「心智模式」上的差異反而產生裂痕,被其他的勞工代表認定他們背叛了勞工,輔導成果因此停滯,沒有辦法繼續地在整個企業裡面擴散。
最近我讀到學習型組織先驅Dr. Charles Kiefer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談到有關增進團隊的智慧及洞察力。就「學習型組織」來講,由於組織是由團隊所組成的,如果團隊的學習不能擴散,組織就無法真正的學習!因此過去團隊學習修練中「深度匯談」本身就非常的困難,更難的是新的輔導者是非常難以培養的,這就使得組織學習擴散難上加難。所以大家就可想像這樣子的一種困難,是不易突破的挑戰。
很高興Kiefer博士的這篇論文處理了這個難題,我們發現那個答案居然還是在「個人」修練。試想我們每一個人所面對的其實就是一個「外在」的世界,而這個外在的世界,有可能是另外一個人;有可能是我們碰到的一個困境;有可能是我們碰到的一些環境的變化,這些都是「外在」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處理好我們自己「內在」的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處理好「外在」。
所以,當我們能夠逐漸學習如何處理自己的「內在」的時候,那「深度匯談」所面對的那些人,也就只是一個外在,也就能處理好了。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覺知」我們現在的感覺,是好、或是不好。在Kiefer的論文中指出,當我們覺知「哦,好的感覺不見了!」時,其實就像我們開汽車一樣,當看到我們的汽車壓線的時候,我們就自然會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就這麼簡單!
而這當然要經過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練習。這裡面有一個重點就是在「心」的部份。因為我們「感覺」不好,主要是來自於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念頭」不好,導致我們做了比較不好的一些決策及行為,因而產生不好的感覺。所以一切回歸到我們的「念頭」,那也是「心」的部份!
當這種「覺知」自己當下「思維」、「念頭」的能力提升了,我們就比較容易使我們的行為保持在「靜定放鬆」的狀態。而在這個狀態之下,會使另外的一個重要的東西出現了,那就是「智慧」;若在團隊的共同學習下,可以經常保持「團隊的靜定放鬆」的狀態,那種「團隊的智慧」也就不斷提升。可喜的是,Kiefer所介紹的方法比較簡單,而且可以在生活的各種遭遇中練習而精熟,它突破了前面我們所提到那些「團隊學習」的困難及困境。相關的細節及實例,我會在後續的專欄、連載小說、演講會中陸續介紹。
此外,我最近閱讀彼得.杜拉克1933年寫的兩本書,對於「學習型組織」在人類組織化社會發展歷史上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體悟,也將為大家介紹。我希望這次「第五項修練-從心出發」,能夠讓對於《第五項修練》愛好的讀者、同修也能夠重新、從「心」認識---「學習型組織」的精義,以及她的精髓。
(楊碩英 ロ述,羅郁棠整理打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