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6日 星期六

李鍾熙專欄》顯示器產值破兆的喜與憂

【經濟日報/李鍾熙】
日前平面顯示器產業在台北舉行「產值破兆」的慶祝活動,共同見證台灣科技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里程碑。根據預測,到年底我國顯示器總產值將創1兆2,845億元新高,而且大尺寸TFT-LCD液晶面板的出貨量及產值都會超越南韓,成為全球第一。
這樣的成就當然值得驕傲,卻也不免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台灣繼半導體IC之後,又成功發展出一項規模傲視全球的高科技兆元產業;憂的則是這麼龐大的產業,目前利潤卻相當微薄,甚至就整體產業而言還未必獲利。而一代接一代的投資規模卻愈來愈龐大,不投資又無法繼續競爭,因此也有人笑稱這是個「沒有出口的高速公路」。
回顧台灣顯示器產業之發展,早期是以引進手表、儀器所使用之簡單小型STN面板為主,真正跨入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可溯自1987年工研院電子所的開始投入,當時在經濟部科技專案支持下,展開了三吋LCD模組的研發。
其間歷經1994年台灣第一片10.4吋雛型面板的完成、「LCD產業開發聯盟」的成立、以及華映、元太等公司相繼投入,一直到20年後的今天,才形成了全台北中南以友達、奇美等六家廠商為核心的三個產業聚落。不但產值大,也提供了九萬多個就業機會,政府及產學研共同的努力與決心,以及投資界的大力相挺都功不可沒。
目前顯示器產業的挑戰,在於各家紛紛投資設廠而造成了供過於求、殺價競爭的現象,顯示器價格下降的速度加快,廠商的利潤因而變得相當微薄。
另一項未來的挑戰在於顯示器已逐漸變成大量普及化的商品(commodity),若不能提高附加價值、找出新應用、建立獨特的產品特色、營運優勢或品牌,則又會走向成熟產品大量生產的模式,而台灣在這種產業模式的優勢,正快速被開發中國家所取代。
最近政府積極推動顯示器與上游材料、設備及零組件產業的整合,提高國內自製率,希望藉此強化顯示器產業之國際競爭力,也帶動更多相關產業之發展,且已逐步看出成效。除此之外,更進一步的思維重點,則應放在如何提升「附加價值」,而不僅著重「產值」及「產量」的擴大。
提升價值的方式很多,但都具有相當高的難度。舉例來說,同樣是製造,已經十分成熟的「代工製造」價值就低,需要先進技術的新興製造價值就較高,而製造由自己創新或自有品牌的產品,價值就更高;又如純粹硬體元件的製造價值就較低,能整合系統軟體及內容的產品,或能結合服務的製造,其價值就更高。
當然知易行難,要提升系統、軟體、服務及內容,需要很多新的專業及整合能力;要建立創新、專利、特色及品牌的難度和風險也都十分高;除此之外,更涉及整體政策制度及文化思維的改變,需要長期而持續的投入及決心。
就如液晶顯示器,我們除了大量生產之外,既然有如此傑出的產業,或許也應加速推動高畫質數位電視(HDTV)之實施,一方面能讓台灣民眾充分享受到最先進產品的優點,一方面也會帶動更開放的環境,讓面向未來的各種創新服務,可以更快速蓬勃地發展,也可以進一步創造更多與顯示器結合、能領先國際的新應用。
大家都知道投資風險與報酬是成正比的,要想更上一層樓,就要能忍受刺骨的寒風,如果我們希望有更高的產業利潤,就須承擔風險、勇於改變,讓更多創新發生!
(作者是工研院院長)
【2006/12/1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