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詩龍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經管輔導部協理)
隨著微利時代的來臨,企業毛利持續下降,面對這種低毛利的生產模式,有人突破重圍創造高毛利,有人在盈餘與虧損邊緣掙扎,更有人在沒有獲利的經營困境下黯然退出市場。《危機聖經》一書作者邱強博士強調︰「現在十個人把一個人打天下的人打下來。」台灣企業過去單打獨鬥的經營模式已經不合時宜了,當今企業經營重點為團隊作戰,團隊的戰力與價值開啟微利時代的新戰局與新契機。
台灣過去藉由生產代工(OEM)開創出一片天空,曾為台灣經濟奇蹟寫下光榮的一頁。隨著產業的演進與新營運模式的陸續形成,台灣順利轉型為設計代工(ODM),同時配合大陸及東南亞製造中心等環境的形成,台灣扮演原廠設計的最佳仲介角色,也孕育出如台積電、鴻海、仁寶、明碁、友達等知名OEM企業。近年來,台灣掀起自創品牌(OBM)熱潮,台灣自有品牌Acer、GIANT、ASUS等已得到多方肯定,並思考下一步走向,及如何師法南韓三星及歐美成功自創品牌的經驗,為台灣開啟競爭新局。
企業資源分散 1+1<2 color="#cc0000">經營績效整合管理」(Total Performance Integration Management,TPIM)」,達成經營目標,實現企業經營者的願景。
整合經營績效 目標實現
舉例而言,我曾輔導一家企業,發現該企業不賺錢是因為產能不足,再細究原因後發現,產能其實可以達成,目前效率約為70%,但經營者就是不解為何企業不賺錢?
經過TPIM診斷後,協助企業經營者釐清經營願景與策略目標,與所有主管訪談後,協助找出各部門主管的核心目標、建立各部門的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透過限制理論TOC(Theory of Constraints )技術找到該企業的瓶頸,與企業主管擬定績效整合策略後,首先建立績效獎勵制度,配合各部門的KPI衡量與落實,三個月後開始產生利潤。
該公司也開始擬定擴廠與發展策略,經營者感受到經營除了是一種經營技術外,還必須發展出公司獨特的經營模式。目前該公司已經穩定朝向TPIM目標邁進,一步步實現經營者的願景,也開始有時間思考一些創新性的管理制度展開,導入創新性的前瞻「精簡生產」(Lean Production)模式。該企業也展開組織經營發展的共識,逐漸形成獨特的經營模式,確切落實企業執行力。
營運體制革新 造就核心能耐
這是個憑藉優勢核心能耐勝出的競爭環境,兩位知名策略大師K. Prahald及Gary Hamel曾指出核心能耐勝出的關鍵三大原則,即具備難以模仿性、延展性及價值性。企業除了觀照自己的核心技術,更需要培養核心能耐。在當今微利時代與台灣品牌經營發展階段,核心能耐的發展單靠製造技術的優勢,不足以符合勝出關鍵的三大原則,更需要一套管理導向的TPIM經管技術,讓企業在核心的技術優勢下,加上完整的創新運作體制,成為獨特的經營模式。
中國生產力中心 ( CPC)以國家品質獎為基礎發展出TPIM輔導模式,主要依據國家品質獎評定標準,為企業設計發展一套自評系統,企業可以依據自評系統了解朝向國家品質獎的差距以及應該努力的方向,自主展開對策與改善。CPC輔導顧問會依據廠商需求,規劃一套以國家品質獎為基礎的TPIM深度診斷模式,依此建立標準服務手冊,成立專責諮詢及深度診斷團隊,設立窗口快速回應廠商需求,執行深度診斷突破經營瓶頸,協助發展前瞻創新經管技術,經管技術輔導架構如圖一。
在經管技術導入系統方面(圖二),重點係以卓越標竿及產業標竿為多元訴求,參考國家品質獎自評結果,了解廠商的自評優勢以及找出改善機會,同時進行產業訪問與自評,以建立自己的標竿指標。顧問師進行諮詢訪視或深度診斷以協助願景釐清、策略展開、經營者經營評分,協助各部門依據組織內外環境條件元素及追求理想訂定核心目標,選定重點策略,制定績效管理指標,導入經營重點議題,以解除瓶頸及達成企業目標水準的診斷報告與建議。企業依診斷報告選定適合的經管技術進行改善或尋求顧問協助,有效掌握因應外在激烈競爭,展開創新經營環境布局與建構。
經營績效整合管理展開與運作
企業在經過「經營績效整合管理」(TPIM)診斷報告簡報共識後,展開推動計畫及共識,企業可以接受顧問輔導或自行執行,導入適合的創新性經管技術,將結果與原訂定目標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比對,協助主管管制日常運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經營團隊可以從落差項目中調查真相及要因,以便擬定對策,利用實際營運績效值不斷回饋問題,進而檢討,以達到持續改善目的,並與經營績效整合在一起,真正落實組織內部的P—D—C—A (Plan-Do-Check-Action;計畫—執行—查核—行動)管理循環與執行力。每年可以依據以上的循環不斷提升自己,進行自評與標竿學習活動,朝向爭取國家品質獎方向邁進,更清楚掌握自己獨特的經營模式。TPIM展開概要如圖三。
在經管諮詢訪視展開上,主要是遵從經營者的願景、經營理念等想法,以經營者為主考量組織的競爭態勢,建立策略性思維,以及對經營、產品、生產或服務等功能進行創新性的策略定位,給予諮詢或訪視建議,讓經營者達成追求企業經營目標──賺錢。
經管深度診斷的展開方式,主要為協助經營者釐清願景,將組織總體目標依達成目標的各種關鍵要素,轉化成為各執行部門各種績效管制項目,制定KPI。藉由深度診斷協助企業整合管理資源,掌握瓶頸與建立解除限制的經營模式,以達成企業核心能力的提升及經營者期望的目標。
【2005/10/2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