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陳自創】 近年來,受到燃燒煤、石油等化石燃料(Fossil Fuel)產生「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主)之影響,全球暖化問題嚴重,台北市氣溫逐年創新高,已有學者表示,如不及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台北夏季最高氣溫將升至攝氏40度,屆時,恐將出現如同美歐等國多人「過熱致死」的危機現象。 由於高樓商廈林立及熱氣難以向外疏散等原因,台北出現大量熱氣籠罩市區之氣溫由市區向郊區遞減的「熱島效應」現象,且問題逐年惡化。為謀改善情況,台北市政府已實施包括加強市區綠化、鼓勵使用不吸熱之建築物料、及研究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政策。最近,台北市議會有討論是否採用「太陽能面板」(Solar Panels)安裝於路燈、甚至政府大樓屋頂及玻璃帷幕牆之提議。 開發應用「可再生能源」產品 根據「聯合國」發表之二氧化碳排放量統計,台灣僅次於美國、澳洲,以每年每人排放12噸二氧化碳,居全球第三。 其實,台北市之所以氣溫創新高,與市區眾多水泥建築相關,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除政府要致力汙染源(如汽車、高樓及工廠、燃煤電廠等之排氣)的控制外,開發應用「可再生能源」以部分取代傳統化石燃料能源,應是明智之舉。 所謂「可再生能源」,是指如水能、風能、生物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學界認為此類能源於消耗之後,不僅能恢復補充,且比較不會產生汙染,故又稱為「環保能源」。 在這些能源類別產業中,以太陽能產業最具發展潛力,由於當前太陽能光電產業技術日趨成熟,繼德國之後,美國加州的「百萬太陽能屋頂」計畫也已啟動。 筆者認為,台北地區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且高樓商廈林立,應是適合安裝「太陽能面板」產品於各高樓商廈之玻璃帷幕牆(Cur-tain Wall)的好地方。 「太陽能面板」產品等同於太陽能電池,由太陽光能轉換成電力,能與蓄電池串聯,將日照時所產生之電能儲存起來,以備無日照時之放電使用。 早期「太陽能面板」產品均裝設於建築物屋頂,所需面積極大,不利於一般獨棟高樓商廈,但現今「太陽能面板」產品如非晶矽(a-Si)「玻璃電磚」(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BIPV),具透明功能、且能成功將產品與建築本身緊密結合,在日曬樓頂及樓面安裝「玻璃電磚」,不僅可生電、與電網併聯、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城市「熱島效應」夾擊外,亦可充當遮陽建材、兼具美化市容之效,可謂一舉數得。 推動1萬座「太陽能玻璃帷幕牆」計畫 據知,一片「玻璃電磚」(25X49英寸)於日照時可發電60瓦,可儲存於夜間供電,目前全球最大單一「玻璃電磚」用戶為2004年新建之美國紐約 Stillwell火車站,安裝於該站屋頂及外牆之聯片式「玻璃電磚」,可供應超過20萬瓦電力,相當於一家美國大型沃爾瑪(Wall-Mart)賣場七分之一用電量、或等同於40戶美國一般家庭的電力總需求,對減少當地「溫室氣體」排放,有相當之助益。 讓台北天藍氣爽,是很多環保團體及市民的呼籲。筆者認為,重點應置於市區綠化、讓眾多高樓商廈也能自身發電、及減少引電(燃煤發電)入市區之需求。 政府可參考德、日、美等國推展應用「可再生能源」產品、並將多餘電力回賣電廠之發展經驗,允許高樓商廈之電表倒退走(負瓦數),以節省住戶電費支出,進一步推動大台北地區1萬座「太陽能玻璃帷幕牆」計畫。 推動1萬座「太陽能玻璃帷幕牆」計畫,乃一起步行動,需要產官學界、環保團體及民眾的共同努力。 除政府大樓之外,也應鼓勵市民用戶在高樓商廈安裝類似「玻璃電磚」之節能產品,減少排放「溫室氣體」,如此,才能讓台北真正不再「熱」。 (作者是倫敦大學法學博士、香港台灣工商協會常務董事) 【2006/11/21 經濟日報】 |
2006年11月21日 星期二
陳自創談能源》如何讓台北不再「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