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伯松
先秦古代詩經約309篇,孔子總括給它下了一語:「曰思無邪。」就是,「不要想歪了」。這真奇怪,現代人讀這309篇詩,所看到的無非是:兩隻在河邊沙洲上啾啾叫的小鳥(好像也沒在親嘴),割草、採野菜的姑娘、太太或老婦,忙碌的馬車夫,愁苦的阿兵哥,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天上的小星星、北風…等,就是看不到限制級的畫面。如果讓導演李安用在奧斯卡得獎感言:「斷背山,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大約會鎮住眾多男女老美,包括傳統基督教徒在內。
不要動歪腦筋
孔子的思無邪,如果不指男女情色方面,而用在現代資本、金融市場方面的道德基準,引伸為「不要動歪腦筋」,這句話醍醐灌頂的效果十足。
資本主義發達的社會裡,必然產生資金聚集(pooling)的現象,這現象具兩特性:一、所有權分明-資本,以資(金)為本,錢是老大,金錢有它的主人,不會搞混;但是,二、這種資金的集合,說是以法律契約委託為基礎,卻常常處於幾近盲目委託(任)的狀態,金錢的主人則有如一群柔順的羔羊(帶點貪圖小利的渴望),不會太挑剔牧羊人是誰,有時侯牧羊者正巧是一群餓狼,或是一隻獵豹。
大多數情況下,牧羊人被冠為「專業經理人」「經營團隊」「CEO」「白領階級」…等,凡是有「代理人問題」的腳色都是。他們通常不會惡形惡狀有如餓狼,但也逃不開人們帶「道德危機」(moral hazard)眼鏡的檢視。
「道德危機」這詞自美國2001年En-ron案以來,重新引起世人普遍重視。在全世界各地的資本市場、金融市場上,無論公司治理、財報弊案、會計資訊品質…許多方面,環境裡若聞到道德危機的氣息,內控、外部審計、市場監理…等市場各環機制,馬上面臨考驗,羔羊們立即有存亡的危險。
判斷「道德危機」的標準在那裡?再回到孔老先生的言論來,他說:「吾日三省吾身:一、為人謀,不忠乎?…」為人謀事,是否忠於職守?孔子曾經當過委吏(倉庫管理員),他說那個工作沒啥了不起,「會計當而已矣」-把帳目理清楚,定期盤點、核對存貨罷了。會計這兩字後來出現在作者服務單位的名稱裡。
辦大案來立威
「為人謀事、忠於職守」是前述代理人簡明的、基本的職業守則,(也是很容易被忘掉的,所以才需要「每日三省」)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行為守則兼指正反兩方向:從正面看,不做虧心事;從反面看,所扮演的角色應作為的時候,不能以「不作為」來對應。惡事當前,老董不擋,羔羊怎麼辦?
從市場監理的觀點來看,不必也無從檢驗前述代理人的思無邪,讓他(她)們的行為及其效果公開透明,是有效對策。譬如說,公司董事會決策時的議程、記錄,乃至於開會過程的錄音、錄影存證,可以讓決策者的行為資訊透明化。另一方面,從資金流程、現金流向去查核,可以找到汙錢的最終受益人。不管行政部門抑或司法部門若有決心如此做,辦個大案來立威、立法,可以扭轉讓市場敗腐的氣息、文化。
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的四大重罪:一、掏空公司,二、做假帳,三、內線交易,四、炒作,都有道德敗壞的影子,而任何白領階級的違背思無邪,並付諸行為,其犯罪態樣大都不脫這四大罪範圍。空談道德重整沒用,有效的司法、行政監理,可以讓道德重整立竿見影。
(作者是會計研究發展基金祕書長。本專欄每周四刊登)
【2006/06/0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