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6日 星期二

變革之鑰》打敗自己 重拾創業信念

■ 劉淑婷
平價證券公司的始祖與龍頭──嘉信理財,因為脫離創業初衷,業績一路下滑,兩年前,董事會決議請回67歲的創辦人史華伯力挽狂瀾……
2004年7月15日,美國嘉信理財公司的董事長史華伯,和許多幾近半退休的億萬富豪一樣,仍參加高爾夫球賽。不過,在他搭機前往參賽的途中,公司的董事猛打電話給他,表達他們對執行長波特拉克的不滿。
在為期三天的比賽中,史華伯施瓦布不斷接到董事的電話,讓他這場球打得很不安。
史華伯1974年創辦嘉信理財。當時,他眼見美國鬆綁股票交易手續費法令,推出革命性的低價服務,讓一般民眾也能買賣股票。其他金融服務公司都鎖定有錢的投資人,嘉信理財卻因為專心耕耘大眾市場,成為平價證券公司的始祖與龍頭。
史華伯一路掌舵到2003年5月,才交棒給自己親手挑選和栽培的接班人波特拉克。波特拉克長期擔任他的左右手,1998年起,兩人還一起擔任共同執行長,直到史華伯覺得可以完全放手為止。
左右手失足 董事會反彈
但是,眼前公司卻出現了大危機,董事會對波特拉克的領導能力失去信心。史華伯意識到事態嚴重,提前趕回舊金山。隔天,7月18日史華伯在家裡與波特拉克除外的所有董事會面,他們要問的,不是公司該不該開除波特拉克,而是史華伯願不願意回鍋擔任執行長。
看著自己的心血結晶遭遇問題,史華伯幾乎沒有考慮,就當場答應。當時,即將67歲的他,決定重披戰袍。
突然被開除的波特拉克,曾向媒體表示感到驚訝。當時,美國商業周刊卻直言:「其實,他不該感到驚訝。」
因為,從2000年開始,嘉信理財的年營收、利潤、股價和市場占有率一路下滑,就連公司擁有搶先優勢的網路交易市場,也拱手讓出龍頭寶座。。
創辦人回鍋 扭轉頹勢
請回創辦人這塊神主牌,是否就能力挽狂瀾,有些董事不是很有把握。有些人擔心史華伯能否再度適應忙碌的生活,有些人則不確定以他的年歲還能不能勝任。
在不到兩年後的今天,這些疑問都有了解答。今年2月,嘉信理財發表公司有史以來最佳的單季成績和年度利潤,顯示公司已經扭轉頹勢。
30多年來,史華伯引領美國投資理財的幾波革命,今年2月Business2.0雜誌卻評論:「在下台之後又回來救起自己創立的公司,是史華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
史華伯完成這項艱難挑戰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回歸公司創立時的成功根本。去年5月,他在接受舊金山記事報專訪時表示,嘉信理財後來成為自己的敵人,變得和公司剛成立時想要打敗的對象一樣,成為不再貼近顧客真正需求的大企業,因此做出許多錯誤的決定。
重回執行長辦公室的第一周,史華伯就和高階主管,以及貝恩顧問公司的顧問群,開了兩天的馬拉松會議。會中,他要求聚焦於公司原本的核心顧客身上,重新勾勒公司的組織圖。
結果,和直接服務顧客,或增加利潤無關的部門,都被視為妨礙公司前進的阻力,一律廢除。過去看來複雜的組織結構,因為簡化而變得清楚明確,主管知道各自的角色與職責,迷路的公司終於看到了路標。
回歸基本(1)──找回核心顧客
以服務一般投資大眾起家的嘉信理財,2000年起推動客源多元化,反而導致策略失焦。去年5月的財星雜誌分析,科技泡沫破滅、股市交易量減少之後,波特拉克似乎失去了方向。急著增加營收,他開始進行併購,把公司帶進不熟悉的領域。因為目標眾多,幾乎等於沒有目標。
最常被提到的嘉信理財併購失敗例子,要算2004年以3.2億美元併購SoundView,企圖進入非個人投資者的新市場。
史華伯上任後,很快地賣掉和核心無關的事業,雖然SoundView已經不值錢,他仍然快刀斬亂麻。他告訴舊金山記事報,任何成長中的公司都希望,能賣所有的產品給所有的顧客,但是嘉信理財學到,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他把多頭馬車拉回來,重新專注於擁有5萬到100萬美元投資資金的大眾。
回歸基本(2)──降低收費
嘉信理財以平價收費起家,然而客源多元化之後,收費反而比對手高,提供給顧客的價值不再。
一方面,公司追逐起有錢的顧客,提供更昂貴的全套服務;另一方面,新成立的網路證券公司則打著超低價格,挖走在意費用的一般顧客。嘉信理財的收費不比網路對手低,服務又沒有大型對手完整,注定要流失顧客。史華伯回任後,將收費調回理想的定位。
顧客減少的同時,嘉信理財卻同時往太多方向並進,以致支出結構膨脹失控。史華伯大力調整支出結構,甚至裁員2,400人。九個月內,他就讓公司每年可以省下6億美元,進而可以壓低手續費,提升價格競爭力。
回歸根本 滿足最初野心
去年5月接受財星雜誌訪問時,史華伯說:「交易已經被大宗商品化,未來的重點在於競爭與顧客的關係。」透過回歸根本,他想要滋養公司與老顧客的關係。
1983年,由於嘉信理財快速成長,為了獲得必要的資金,史華伯曾把公司賣給美國銀行。四年之後,美國銀行出現問題時,他召集主管一起買回公司。那是史華伯第一次努力救回公司。
現在算是第二次。剛回任時,史華伯曾經在一次訪問中,記者都還沒有發問,他就自問:「本來我是可以出去打高爾夫球的,為什麼我要這麼做?」接著他自答:「你可以說,我這麼做的真正原因是,滿足我一開始的野心,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從一開始到現在,史華伯想做的事情,一直都是看到有如自己孩子的嘉信理財,能夠繳出好的成績單。
(本文摘自6月號《EMBA雜誌》,網址www.emba.com.tw)
【2006/06/0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