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5日 星期一

傑克‧威爾許專欄》歐洲病灶:經濟動脈硬化

■ 傑克‧威爾許(編譯謝璦竹)
(密西根州法明頓丘的夏比若)問:大家都在談中國跟印度的發展性,但你對歐洲未來五年的看法如何?
答:從歐洲的經濟、政治、社會與人口統計等趨勢來看,很容易認為歐洲死氣沉沉,更不用說法國上百萬人僅為了勞工法一個小變革就走上街頭,但歐洲沒有玩完,還大有看頭。
三大經濟體 形同癱瘓
抗拒全球化;「福利國制度」絆手絆腳…
毫無疑問,過去十年歐洲在「掙扎」著不滅頂-全球都捲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努力追求競爭力,惟獨歐洲仍在抗拒。
但並非每個歐洲國家都如此,20年前英國面臨全球市場興起的變局時,就斷然推動經濟自由化以強化本身的競爭力。東歐有些國家,像匈牙利與斯洛伐克,則甩開共產時代的限制,大幅改革,鼓勵企業發展。
然而,這些令人鼓舞的消息中卻摻雜響亮的雜音:歐陸經濟支柱的法、德、意三國一直避免資本投資及隨之而來的風險。實際上,歐陸三大經濟體的福利國家體系有如硬化的動脈,已造成經濟癱瘓。
失業率偏高 集體鬱卒
人口老化;他們感覺深陷泥沼,難逃離…
以下幾個數據值得深思。根據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n Foundation)的資料,35年來美國經濟共創造5,700萬個工作,整個歐洲的國內生產毛額與美國相近,但同期間僅創造出400萬個新工作。歐洲的失業率一直徘徊在10%左右,足足是美國的兩倍。
歐洲也沒有機會從科學及科技部門的成長獲益。法德意三國的每人研發支出是美國的一半。人口統計資料也不樂觀,三國人口都在萎縮、老化。
最糟的可能是集體情緒低落瀰漫全歐。據哈里斯互動公司(Harris Interactive)調查民眾對人生的滿意度時,法德義三國的抽樣人口中,僅18%回答很滿意,美國則有57%如此回答。更糟的是,他們感覺深陷泥沼,難以逃離。問是否預期未來五年處境可能改變時,僅三分之一認為會改善。反觀美國,有三分之二的人預期未來會更好。
假如歐洲人都早己為自己寫好訃聞,我們有何理由不這樣想呢?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首先,歐洲經濟規模太大、發展成熟,很難發生經濟崩潰。
想想1980年代,美國受日本競爭擠壓,幾乎一蹶不振,失業率幾達10%,通膨飆至14%,銀行基本放款利率超過20%。當時的美國和今天的歐洲情況相同,陷入集體情緒低落,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便說國家萎靡不振。美國人於是選了新的總統,新總統雷根帶給國人樂觀的氣氛,藉著打擊共產主義,他激起國人的自豪,並推動減稅,讓企業精神自由展現,終於使美國經濟恢復生機。
東歐新氣象 讓人驚豔
改革聲浪起;各國正創造新一代企業家…
相同地,歐洲歷史悠久、基礎設施完備,未來仍有大好機會,不可能衰微。例如歐洲勞工是全球教育水準最高的勞動力之一,同時,改變的聲音逐漸出來,德國的準改革派新總理梅克爾(Andrea Merkel)當選就是一個證明。
希望創造就業成長的法國政府也作了努力,試圖修改勞動就業法。
雖然改革受到人民抗議而夭折,但畢竟走出了第一步,必然會有下一步。
第二個原因是歐洲企業領導核心的改革力量,包括雷諾汽車的高恩(Carlos Ghosn)、賓士汽車的柴榷(Dieter Zetsche)及西門子的克萊倫費德(Klaus Kleinfeld)等,許多人都體認到全球競爭環境改變,正努力變革、維持競爭力。
最後是東歐各國帶來的新氣象。東歐各國政府支持企業的態度正在創造新一代企業家,他們發覺遍地都是機會,國界不是問題。
舉例來說,上次我們去華沙見到一位企業人士對300名左右波蘭企業家演講,他說:「這裡企業成本愈來愈高,我希望我的企業成為歐洲的外包商,因此我把新廠設在烏克蘭,你們也應該這樣做!」聽眾的反應是先驚後喜。
這件事對歐洲未來的影響,絕不下於法德意愛發牢騷之徒的意見!所以,五年後歐洲會如何?歐洲不會整個變過來,但會好轉。
新企業領導核心及企業家會領導歐洲,逐漸掃除令經濟動脈硬化的社會主義制度,歐洲將步上坦途,儘管許多歐洲人自己尚未預見此種前景。
(如讀者有疑問想請問威爾許夫婦,意見請寄welch.edn@udngroup.com,本報將代轉。)
【2006/06/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