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7日 星期日

創意與典範 相輔相成

■ 黃世禎
國際標準與模式
筆者在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EMBA在職專班開授「軟體工程與管理」課程,講授許多軟體工程、專案管理相關課題的國際標準與模式,例如國際標準組織 的軟體生命周期流程模式(ISO/IEC 12207)、國際電機與電子工程學會的軟體專案文件規範 (IEEE 730:軟體品質保證計畫書、IEEE 1058:軟體專案管理計畫書等)、卡內基美隆大學 軟體工程學院的能力成熟度整合模式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等。
上述國際標準或模式,都是由軟體產業界有共識的最佳實務或最佳常規 (Best Practice)所建構的。由於這些標準或模式的內容,對國內以中小型軟體公司為主的軟體產業環境而言,比較複雜,而且這些標準與模式的內容通常都是基於一個框架 (Framework)或架構 (Architecture)發展的,因此常會有學員質疑,這些複雜眾多的文件標準與軟體流程改善模式,是否適用國內軟體產業環境,或這些標準或模式的框架是否影響軟體產業獲利所需的創新活動。
創意與典範不會衝突
2004年10月資訊傳真的「CMMI別再賣膏藥了」社論,認為CMMI的導入會限制國內軟體產業的創意。基本上,我個人不同意此一說法。創意與典範都是軟體公司獲利、提升競爭力與確保軟體品質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二者不但沒有互相衝突,而且相輔相成。
創意是提出一個新的想法或新的觀念,以突破現況、提升競爭力或獲利;軟體工程與專案管理的國際標準與模式,可以作為國內軟體廠商軟體流程改善、品質保證、專案管理活動執行時參考的典範,以作為實現創意的基礎。國內許多的軟體使用者(包含政府機關組織與私人企業)常會質疑國內軟體廠商認證取得的真實性(可靠性),包括ISO 9000品質管理系統認證、CMMI軟體流程成熟度等級認證,亦即懷疑取得認證公司所開發軟體系統的品質,未必能達到原認證組織所宣稱的成本下降、開發時程縮短、品質提升(錯誤數減少)、客戶滿意度提升目標。
在國內,這樣的質疑是可能存在的,因為一些廠商會以低價、取得認證所需時間短的訴求來吸引顧客,也有少數公司取得認證之後,就不再持續從事流程改善,往更高的流程成熟度等級邁進。因此有人開玩笑的說,台灣是全世界取得ISO 9000品質管理認證密度最高的國家,然而台灣所生產的產品品質,未必相對地讓使用者感到滿意。
持續提升品質改善流程
造成上述批評的原因,個人認為不在於這些國際標準與模式典範的適用性,而是流程改善與品質保證的觀念。無論是ISO 9000所要求的文件規範,或CMMI滿足流程領域目標必須執行的特定與一般性實務方法(SP與GP),都強調持續的流程改善,以提升產品品質。CMMI模式文件的首頁標語是"Improving processess for better products",因此流程改善是必要的方式,品質提升則是欲達到的目標。
創意是個人與公司成長必需的要素,創意是突破前人或自己在思想上所設下的無形框架。有創意的個人或公司,絕不會安於現狀,思維也不會受限於任何框架,而是永遠懷著不斷超越自我的創新精神,這種精神正是個人、公司、社會成長必備的原動力。
典範則提供用於實踐創意所需的標準作業程序或制度。試想一個多人團隊開發的軟體系統專案,如果沒有一套制度化的流程定義(標準作業程序)來規範開發活動,包括如何有效管理使用者需求變動,如何合理預估軟體專案所需工作量、成本與時間,如何有效執行專案監控、軟體驗證與確認、軟體建構管理,如何確保專案能在預定時程與成本內開發完成符合使用者品質要求的軟體系統?
軟體開發循標準程序
國內有一家軟體遊戲廠商成立之初,靠著創意自製遊戲軟體,營收從第一年的200萬元成長至第三年的6億元,成長約300倍。然而,第四年因為主力遊戲軟體開發過程,未依循標準的軟體開發流程規範,造成該遊戲軟體無法正常執行,賠掉約三分之一的資本額,損失近8,000萬元。這個事件給公司經營決策人員帶來的啟示,就是「軟體開發專案應嚴格要求依循標準的作業程序」。
台灣的教育制度被評為填鴨式教育,學生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地背誦書本的知識,久而久之便缺乏思考與創新能力,因此國內資訊軟硬體廠商必須重視並積極投入必要的研發資源,以鼓勵創新活動,也要參考國際間的標準或模式典範,並經由必要的裁適過程,以建立適合現有組織環境所需的各項流程標準作業程序,達到落實創意的目標,進而提升專案績效、人員生產力與產品品質。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EMBA資管系教授)
【2005/08/0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