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日 星期六

史川傑 強打「日本計畫」重振聲勢

■ 劉煥彥
史川傑的「日本計畫」
遏阻消費者電子事業的虧損。
簡化管理層級,去除官僚制度。
加強軟體開發部門的協調。
專注研發投資在成長的領域。
取法美國計畫的削減成本措施。
重振內部士氣。
檢討供應鏈管理。
考慮關廠。
擬訂五年成長計畫。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
1997年開始為Sony公司在美國打天下的英國裔美國人史川傑(Howard Stringer),6月22日正式接替在位六年的出井伸之,成為日本Sony公司史無前例的非日本籍社長(執行長)。
英國的金融時報指出,史川傑接掌Sony大權,可說是1999年法國雷諾汽車派遣高恩(Carlos Ghosn)前來改造日產汽車以來,日本企業界再一次的文化地震。與當年的日產相比,今天的Sony並沒有面臨企業存亡絕續的緊要關頭,也沒有瀕臨破產,但是集團核心事業消費電子部門正在全球市場節節敗退。
一直想成為技術革命先鋒的Sony,年度銷售額達到7兆1,590 億日圓(657.8億美元),目前卻遭逢多項打擊,包括平面電視等產品價格下滑、供應鏈管理不足、嚴酷的市場競爭,以及官僚作風的管理階層等。
此外,電子事業部門上個會計年度的營業虧損,從68億日圓擴大到343億日圓。雖然美國的電影與音樂事業貢獻不少利潤,整體獲利依然不如市場預期。今年總體獲利淨額預估為450億日圓,低於先前預期的800億日圓。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與競爭對手都引頸盼望出現大幅度的企業變革。
Sony自2003年開始推動名為TR60的三年改造計畫,目標是讓Sony準備好迎接由無線裝置、家庭娛樂網路與線上存取媒體內容組成的新世界,但業界對TR60的績效存疑。
「儘管人事與其他固定成本已縮減,企業在努力重點與選擇性卻沒什麼進度,」東京大和證券研究部分析師三浦和平說:「省下來的成本大多被產品跌價抵銷。」
以先前在美國的成功經驗為藍本,史川傑將領導一批新組合的管理團隊,在未來三個月定出改造Sony電子事業的新策略,稱為日本計畫(Project Nippon)。團隊中包括電子事業領導人中缽良治,以及財務長兼策略長井原勝美。
在大平洋的另一頭,新人主掌下的Sony電影公司,已減少從前過度支出的情況,同樣的作法也將應用到Sony與美國最大有線電視業者康凱斯特(Comcast)共同收購的米高梅電影公司(Metro Goldwyn Mayer)。
史川傑去年把Sony音樂公司與博德曼集團(Bertelsmann)旗下的BMG合併,成為全球第二大音樂業者,並藉由類似的成本削減措施,使音樂事業恢復獲利。
日本計畫不僅是企業瘦身工程,也將搭配另一項稱為「Sony United」的方案,為Sony注入新的文化刺激。消息人士指出,史川傑將設法消除過多的管理層級,並針對現有產品協調研發與軟體費用。
史川傑預期Sony在新團隊領導下,能為所有產品的研發與軟體支出建立統一調配的架構,並因而重振Sony在工程與技術上的優勢地位。「Sony United」希望能在企業中增添一股迫切感,並可能藉行銷攻勢為Sony在日本建立起和在美國同樣耀眼的光芒。
Sony內部有人擔憂公司在電子業開闢的戰線過多。Sony在電腦上與戴爾和惠普競爭,在電視產品與飛利浦對打,音樂播放器材的對手是蘋果電腦,照相機的敵人則是佳能,並與東芝競爭高畫質數位影音光碟(DVD)標準。
不過在其他產品上,Sony已透過合資企業找到解決之道,目前成功案例有音樂事業的Sony BMG、行動電話的索尼愛力信(Sony Ericsson),並與康凱斯特聯手收購米高梅。
史川傑的同僚表示,憑藉他多年來在Sony建立的人脈,已經為改造企業提供渴望求新求變的基礎。投資人希望在史川傑帶領下,Sony可以真正脫胎換骨,成為不同凡響的企業。(綜合外電報導)
【2005/07/0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